刘剑秋:用20年恢复“鸟儿天堂”洪彬彬

人物剪影:刘剑秋,男,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曾先后担任生物科学系主任、生物技术系主任,中国植物学会理事,福建省植物学会理事长,福建省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亚热带植物科学》编委等职。主要从事植物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湿地生态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19年获“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是福建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教师。

用爱传递理念,用心守护生命



从初相遇到研究转型

早在80年代初,刘剑秋就曾前往闽江河口湿地进行相关科研课题研究。鸟集鳞萃,水木清华的“鸟儿天堂”让这个热爱自然的年轻人一见倾心。 

2001年冬天,刘剑秋重返闽江河口调研,却发现过度开发、乱捕滥猎、水质污染等人为原因使这里的湿地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梅花海滨上的鳝鱼滩架起了施工围挡,这是鳝鱼滩边上正在修建滨江大道;道庆洲、草洲和马杭州的天然湿地被围,这是开发商正在修建商品房;曹朱港、五门闸和三门闸等内河出水口排放了大量黑臭水体到湿地里……往日的萋萋翡翠带尘土飞扬,“施工勿扰”的隔板高高竖起,将万千候鸟拒之门外。

湿地是地球上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闽江河口湿地区位独特、天然湿地面积大、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资源十分丰富,是众多候鸟迁徙落脚的“驿站”。目前世界上最为濒危的鸟类之一,“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也会来这里觅食和交配。可今非昔比,往日苍翠已化作今日萧条。忧心忡忡的刘剑秋当即开展实地调查,向上反映,组建团队,推动建立自然保护区……

虽说刘剑秋从事了20年的湿地保护工作,但他最初研究的是植物分类学而非湿地生态学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一个是从微观层面研究相近植物之间的区别,一个是从宏观角度探索不同植物及其组成的不同群落与湿地环境的关系。两个专业的角度、视野、思考问题的方式迥然不同,这就要求刘剑秋重新学习探讨,跳出自己原有的思维以适应新学科的研究模式。“刚上手的两年真的是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后来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和论文,接下了关于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课题,咨询了许多不同领域专家,事情才慢慢地明朗起来。”刘剑秋笑笑说。

其实,刘剑秋原先在植物分类研究方面已打下较好的基础,也在该研究领域取得一定的成绩。此后的转型可能使他在原专业研究方面少了一些成果,但他无怨无悔。20年来,他在福建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孤军奋战到遇见别样的风景

没有媒体的报道介入,得不到大众的关注理解,孤军奋战的刘剑秋面对大面积的围垦、大范围的污染,有点儿茫然,一筹莫展。

2002年4月,事情出现了转机。4月10日和4月23日,与刘剑秋同行的媒体记者知晓此情况后,在福建省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和福建日报要闻版刊发了《专家呼吁抢救性保护闽江河口湿地》的新闻稿,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人们开始意识到闽江河口湿地被污染的情况远比他们想象中的要严重的多。2002年4月29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八闽快讯“专家呼吁抢救性保护闽江河口段湿地资源”的99号专报件上做出重要批示:“湿地保护是生态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我省要建设生态省,必须重视对湿地的保护。”相关领导和部门开始高度重视,原有的不合理占用计划被终结,有关保护措施被迅速落实。媒体的宣传、领导的重视、社会的关注形成联动作用,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开始步入正轨,刘剑秋可以放手去做“鸟儿天堂“的重建和守护工作了。

在修复“鸟儿天堂”以及湿地研究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外出考察,因而时常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1998年,受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相关研究人员委托,刘剑秋到长汀县大同镇汀江河段寻找一种珍稀植物——川藻,一种对水质、水环境、底质要求极为苛刻的沉水植物。这种植物于1944年首次由厦门大学生物系赵修谦教授发现并命名,此后就再也没有被找到过。连着几天辛苦的调查工作下来,刘剑秋还是没有找到一丝川藻的踪迹。失落的刘剑秋漫步在汀江河边,风将他的头发吹得杂乱,就如同他当时的思绪一般。此时,他遇到了一位垂钓老人。抱着一丝希望,刘剑秋拿出照片问:“您有没有见过这种植物?”垂钓者思量一二,搬出垫脚的石头给他看:“是这种附着在石头上像爬虫一样的东西吗?”刘剑秋一看,瞪大了眼睛,反反复复与照片对比了数次,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正是他要找的川藻!时隔40多年,奇妙的缘分让消失已久的川藻与刘剑秋相遇了!

坚持了别人坚持不下来的路,所以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上世纪90年代末刘剑秋在闽江口一个海岛考察时,曾出现由于交通船触礁进水差点沉没的情况。所幸后面遇到一艘渔船将船上的人员安全转移到了渔船上。“现在想来都还有点后怕”,刘剑秋如是说。“开展湿地研究需要长时间在野外实地考察,一些呆惯了空调房的人是干不来的。白天考察完,晚上还得查找相关资料,我原来在职时间晚上很少在12点前睡觉。”他和他的团队在研究初期就曾遇到过很多棘手的现实问题,如交通不便、经费不足等。但谈起这些他总是云淡风轻地笑笑:“其实还好,我们那一辈的人经历过很多,并不会觉得这些很辛苦。”

从单人作战到团队的20年坚守

从那次决定性的植物学野外考察中归来后,刘剑秋向学院的同事们描述了闽江口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及湿地现状。教授们都敏感地意识到,这块生物学宝地所受的污染情况比想象中严重得多,拯救闽江口湿地刻不容缓。就这样由刘剑秋牵头,原本分散在植物学、鸟类学、鱼类学、底栖与浮游生物等不同领域的学者逐渐齐聚在这片珍贵又脆弱的湿地上,这一聚就是20年。“湿地比较特殊,既是陆生也是水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所以大家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对象”。

20年里,凝聚刘剑秋及其团队的是执着的信念和共同的目标。为了应对庞杂的整体任务,往往由刘剑秋先提出一个课题,大家再从各自的方向进行研究,最后再汇总起来。每一个课题都像是一颗散落的星星引导着大家步步前进,最终勾勒出一个完整的星座。除了发表论文以外,大家更看重的是全面深入地将研究成果整合起来、形成专著,成为其他地区研究的范本。刘剑秋说闽江口湿地如今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样本,对福建的近10个海湾、河口、湿地的研究起到了显著带动作用。

湿地研究的复杂和野外考察的艰辛,没有密切的团队协作是行不通的。同事们和他一样,在实验室里度过了夜以继日的枯燥时光,在山林间不辞劳苦地来回奔波。外出时,有人负责租车,有人负责搬运笨重的仪器;回到学院后,大家分头扎进实验室里分析成果、制作标本。每遇灵光乍现,便急急与同事们分享。“彼此相处真的很愉快,大家都很有默契,心照不宣。”刘剑秋笑着回忆。有一次,他们到离驻地很远的滨海湿地考察,附近无法获取食物,到了用餐时间又正巧是观察潮间带生物的最佳时机。“一群人就分食掉仅有的一点干粮,然后就不约而同地开始低头做自己的事情。”有时候考察回来的半路上汽车抛锚,彼时尚且年轻的学者们,身披星光一路天南海北地谈笑着,徒步回到驻地,也算是“带月荷锄归”了。

除了感念身边的战友并肩奋斗,刘剑秋还特别感恩身后家人的默默支持。刘剑秋说,最初家人不怎么理解还埋怨他鲜少回家,偶尔回来一次还总是蓬头垢面。慢慢地,他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工作终于也为家人所习惯,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把后勤工作做得很好。说实话没有家里人的理解支持,这个热爱的研究工作是做不下去的。”刘剑秋动情地说。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