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短视频产品成为人类认知缺位的替罪羔羊
前不久,央视发布了“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2020—2021)”报告。报告显示,2020 年中国人每天多了 24分 钟 休 闲 时 间 。在 休 闲 时 间 里 ,有38.28%的人在通过手机娱乐,排在手机娱乐前三位的是:刷短视频、打游戏和追剧观影。而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在 2020 年 10 月发布的报告显示,短视频人均使用时长已经超过即时通讯,用户使用率高达 87%,用户规模达到 8.18 亿。短视频似乎成为了人们“杀时间”的第一利器。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认为,短视频不应为我们自身浪费时间而背锅,成为人们自身不足的替罪羔羊。
据研究表明,人们沉迷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类大脑的奖励机制有关。简单来说,当一个事物引发人自我的兴奋和愉快感受的时候,人体内的多巴胺就会开始发出信号。多巴胺俗称“快乐素”,大脑收到刺激时就会增加多巴胺的浓度,让人产生幸福感和快乐感,而兼具趣味性与娱乐性的短视频就是这样一个媒介,它不断地刺激我们的大脑,让我们的大脑习惯于接受这种迅速而有效的快乐,并迫切地希望获得更多的奖励与满足。为了不断满足大脑的好奇心,我们一条接一条的翻阅各种短视频,可能前一秒还在为国家大事忧心,下一秒就看娱乐八卦看得津津有味。并且由于浪费了过多的时间却收获寥寥,刷短视频也会让我们感受到焦虑。长此以往,我们的大脑就会慢慢习惯阅读分散的信息,在这种空虚的娱乐中,我们的时间与注意力也被分割得粉碎。
另一方面,人的主观意识也是潜在的时间杀手之一。近期一些学者开始审视短视频推荐机制带来的影响,他们认为这种推荐机制增强了人们被圈禁在片面信息领域的“信息茧房”效应,并对其产生了批判。与此同时“算法”也一跃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词汇,许多一知半解的群众为了追求热点纷纷指责是大数据算法让我们沉迷于短视频。但无论是短视频还是算法都只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它们没有任何的自主意识能决定人们的选择。算法的作用就是将人内心的喜好与欲望无限放大,真正让人们深陷短视频的是内心深处的自我满足感与信息辨别能力的不足。对此,本文将分别从各年龄段人群的喜好特征展开介绍。首先,身为信息时代的弱势群体,老年人由于过滤信息的能力不足,加上关注面局限于养生、子女等,很容易沉迷于推荐机制筛选出的各种虚假养生短视频和鸡汤短视频。而中年人深受各种好物推荐短视频影响,他们对自己过于自信,觉得不会被短视频诱惑,殊不知早已在日积月累中受主观意识影响掉入短视频深渊。自身贪图小利的欲望被短视频扩大,开始有逐渐成为短视频链接购物新生力量的趋势。而无论是老年还是中年人,他们都由于习惯处于自己的舒适圈中而沉迷短视频。人们之所以在主观上不愿意跳出舒适圈,更是因为内心深处不愿否定自我,于是就被圈在了自己所了解的片面化信息中。这种主观的意识就被算法不断扩大而让人们逐渐偏安一隅、迷失自我,更造成了人们认为是短视频算法杀了时间的错误认知。
现如今,除了各种防沉迷机制,各大短视频公司也在积极调整产业模式,将 kill time 导向逐渐转变为 savetime,给予大众良性引导。但除了短视频,电商平台、各类搜索网站、应用安装平台甚至阅读平台等都有着与其相似的机制,所以归根结底短视频只是一款显著放大了人自身不足的典型产品,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对短视频这一产品展开否定,而不是真正从人本身审视原因,对我们自身加以约束和控制,那么即使消失了一种短视频应用,更多像短视频这样放大人们自身不足的时间“杀手”也会层出不穷。所以我们在使用各类软件时,都应该做到不仅要保持清醒与理性,还要合理规划自身时间,不能让认知缺位进而被自身情绪左右而深陷迷途,避免成为短视频时代的算法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