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曲” , 奏响基层党建交响乐
——记生命科学学院教职工党支部
今年春天,我校梅园后山坡上,一片彩色油菜花竞相绽放,粉色、橙色、白色、紫色......色彩缤纷的油菜花成为了校园网红拍照“打卡”地。这道独特的“风景线”正是由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教职工党支部党员利用远缘杂交和回交技术培育造就的。
谭小力说:“做科研,如果方向不聚焦,很难出成果。”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大我”面前,为在同一研究方向形成合力,党员教师们纷纷牺牲“小我”,原本研究水稻的朱克明、研究拟南芥的李玉龙、研究小麦的丁丽娜、研究番茄的王朵朵等纷纷把研究方向转到油菜上来。转方向之初,很多老师没有研究基础,也没有经费支撑。谭小力和王政研究油菜比较早,尤其是谭小力,在拿到两个国家级课题及重点研发课题之后,把400万科研经费都放进团队一起使用,支撑了团队成员最初的研究工作,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谭院长总说,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大家一起形成合力,才能把科研做好。”从水稻研究转到油菜研究的杨艳华深有感触。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起拧。目前,团队的彩色花瓣甘蓝型油菜在青海门源种植成功,有效弥补了当地油菜花期短的缺点,还推广了甘蓝型油菜以解决当地畜牧产业冬天青储饲料短缺问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除了观赏类油菜花研究,他们还在油菜产量、品质、抗性及机械化收获特性等农艺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解析及分子设计育种,油菜油脂调控途径基因的挖掘及功能分析,油菜增产、抗病基因发掘等多个研究方向齐头并进,共克难关。
“生物课与思政课看似相隔万里,实则 ‘心意相通’。”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杨艳华很早就开始琢磨怎样才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她在课堂上讲述爱因斯坦、门捷列夫等名人对科研的执着,引导学生们“要成就一件事,钻研、坚持、紧迫感,这三者缺一不可”。“她的专业课生动有趣又充满正能量,成功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和人格塑造的有机统一。”提起杨艳华的课堂,党支部书记顾杰竖起了大拇指。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硕2001班李孔栋表示:“我有幸聆听过 ‘基因工程原理’ 这门课程,收获颇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杨老师特别注重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研究态度。”
支部老党员陈克平是我国家蚕病毒研究的著名专家,进行蚕业科研研究已经有30多年。退休前,除出差之外,他几乎都在实验室,没有假期,没有私人时间;退休之后,年过六旬的他仍然坚守实验室,做好“传帮带”,还出版了《追梦天虫》 等科普著作。“科研无止境,是我从陈老师身上学到的学术态度,也是我最宝贵的人生财富。”生科院生物学硕1901班宋文婷告诉记者。
吕鹏,支部的80后党员,师从陈克平研究员,一直从事家蚕研究。“从构建遗传群体到育种,再到找到这个抗病基因,耗时漫长,而且短时间看不到成果。光“育种”需要花费的时间至少都需要十年,甚或三四十年。”吕鹏告诉记者,在寻找抗病基因的过程中,虽然始终找不到抗病的基因在哪里,但他们都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科研之余,他还是出了名的“热心人”。小到实验用具的购买,大到研究生基地的联络、管理,这位80后一直认真做着“份外事”。“有困难找吕鹏”这句话一度流行于生科院。
悉心管理危化品,为师生安全建立“保护屏障”的李玉龙,“耐得住寂寞、脚踏实地致力于细胞研究”的于峰,疫情防控期间奔赴抗疫一线的兼职研究生导师夏欣一,代表党支部积极采购口罩等防护用品寄送给本院海外访学教师的顾杰……他们是一个个名字,他们更是同一个名字——党员。他们,身正为范,奏响了新时代最强音。
在耒耜大楼生科院楼层的楼道里,写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无论是试验田里流淌的汗水,还是在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都见证着党支部砥砺前行的步伐;身处在这美好新时代,当好“螺丝钉”,守住“责任田”,这个支部用平凡铸就了不平凡,谱写了新时代的华彩乐章。(本报记者 钰林 学生记者 苏运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