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校的旗帜 育人的标杆

张謇校训的精神价值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苏考察,专程来到南通博物苑调研,走进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故居陈列室,阅览张謇生平的图片文字,了解张謇实业救国、发展教育、从事社会公益的业绩。总书记驻足教育展厅,面对“爱日、爱群、爱亲、爱己”———1905年张謇为通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亲拟的校训,久久凝望,听取讲解员的动人叙说。

张謇办教育,这是家喻户晓的史实。粗略统计,张謇一生亲自创办、参与创办、资助合办的普通大、中、小学,各类专科学校以及特种教育学校400多所。他不仅把学校办起来,而且十分重视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学校。他为创办的学校亲拟校训,明确办学理念,端正办学方向,涵养教育对象。

校训是一所学校高高飘扬的文化旗帜,树木树人的育才标杆,孜孜矻矻的理想追求。校训也是一所学校的立校格言,办学箴言,是教学育人的座右铭。研究张謇校训,不仅对于近代教育具有认识意义,而且对于发展和优化当代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根据笔者十多年来的搜集,张謇拟立的校训有这几种情况:

一是亲自拟训,亲自书写。从1904年到1919年,张謇曾为他亲自创建的12所大中学校题写校训。如中国第一所民办师范学校 “通州师范学校”、中国第一所垦牧学校 “垦牧乡高等小学”、中国第一所由国人任教的特殊教育学校“南通盲哑学校”的校训,皆为张謇手书。二是张謇拟训,校长手书。如 “南通城北高等小学”“如东县拼茶小学”“南通私立崇敬中学”的校训,就是如此。三是张謇拟训,名人手书。如“南通唐闸敬儒中学”校训 “笃实耐劳”,由其弟张詧1919年手书;“海安县凤山高小”校训“勤朴信勇”,由地方名流张同恩先生1913年手书;如“如皋县公立简易师范学校”校训“真诚贵全”,由地方名人沙元炳1919年手书。根据现在搜集的文史资料,张謇为学校拟立校训32则。

在张謇拟立的校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这几个单字:勤、诚、善、实。32则校训中,“勤”字出现12次、“诚”字出现10次、善字出现6次、“实”字出现6次。张謇校训中体现了公忠体国的情怀,勤奋俭朴的品质,笃实敦厚的为人和奋发上进的精神。

张謇校训突出一个“诚”,阐述公忠体国之道。张謇最注重师生公忠体国的精神涵养,多用“爱国”“忠诚”“忠信”“诚恒”“信勇”的词语表述。他在学校训导讲话,经常引用的有两段话,一是《礼记》中的一句话:“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还有一段是北宋周敦颐的一番话:“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他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赖于 “诚”,“诚”不仅是为人立世的道德修养,更是爱国情怀的政治品质。在修齐治平的系统中,“诚”是一个前提和根本。他要求学校师生,以赤诚之心热爱祖国,把“诚”视作爱国爱乡的政事之本,以诚笃之怀处世做人,把“诚”作为君子固守的圣人之道。

张謇校训主张一个“勤”,作为奋斗不息之纲。“勤”是张謇校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如勤俭、勤朴、勤苦、勤敬、勤慎、勤奋、勤谨,等等,张謇告诫学校师生要把“勤”作为生活准绳。他经常到学校里讲“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道理,并且手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给学校张贴。张謇一生是勤俭奋斗的,他用勤俭的精神和办法,为社会办了许许多多的公益事业,他经常用自己的成功实践和切身体会,现身说法,说“一勤天下无难事”的道理,他要求师生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勤出成果,并且用古往今来的勤学苦练的人和事勉励广大师生。他说,勤与俭是紧紧联系一起的,有了“勤俭”两字,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

张謇校训力倡一个“善”,不忘济贫扶困之心。张謇从小读的就是孔孟之道,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很深,自幼践行“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怀有善心常做善事。他的父母慷慨解囊助人的事迹,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早就播下善良的种子,所以后来他大办实业的同时,也大办慈善事业,如热心赈灾、设义仓、建育婴堂、养老院等等。他在办学中,特别注意孩子们的善心培养,他在“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校训中,告诫师生要“以宏慈善”;在“海安县海安角斜中学”校训中,要求学生“善德正中”;在 “垦牧乡高等小学”校训中,提倡“体农用学”,要求学生体谅穷苦农民。

张謇校训凝聚一个“实”,勒铭治学创业之律。崇实、求实、踏实、实干,是张謇校训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张謇本身就是一个实业家,就是实干成家的。实践告诉他:什么事情都是干出来的。所以,他写的校训中,含有“实”字的很多,如平实、刚实、笃实、真实等,至于“精进”“用”“奋进”“自立”“笃敬”等,无不体现一个“实”。他用自己的成功实践告诉学生,要脚踏实地、善于革新,不断学习世界新技术;他用自己遭遇艰难与挫折,几乎陷入绝境的事实,说明只要积极开拓、敢于冒险就有成功的可能。

张謇校训对南通教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张謇校训的指引下,学校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瑞龙同志、江上青革命烈士,新中国第一批中科院院士、语言文字学家魏建功,中国的有机化学泰斗袁翰青,中国的航测奠基人王之卓,中国的电磁计量科学的开拓者蔡金涛,我国有机氟化学的先驱者之一的黄耀曾,我国核弹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的胡济民,等等。张謇校训至今仍在影响着闻名全国的南通教育,现在南通许多学校仍在沿用着张謇拟立的校训。

张謇校训,是我国近代教育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重温这段历史,对于今天我国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深刻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