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以物占座”反思内卷现象

 尽管已经提前半小时到达教五楼,但走进教室,我还是大受打击———教室内大部分位置已经被占据,不是一个个同学坐在位置上,而是由一本书、一包纸巾或是一个水杯,在桌面上“耀武扬威”,据说有人还有过用一个展开的卷纸占数个位置的神操作。这部分“未见其人先见其物”的操作主要集中于教室的“黄金地带”———正对黑板且偏中间的位置,视野开阔,通行方便,向来都是上课者的最优选项。

 很多情况下,同学们并不是为了“有地可坐”而去提前放置私人物品占座,更多是为了选取一个最佳位置。这就导致了很多同学早早赶来却只能“望物口呆”,看着踩着铃声进教室的人从容坐到水杯纸巾前,心生落差。时间长了,座位由“先到先得”变成“先占先得”,一些多次错失心仪座位的同学难免踌躇:不占座就意味着劣势,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占座呢?于是占座大军队伍在扩大,新一轮的“占座内卷”悄然而来。

“内卷”一词,是网络流行语,常指代事物发展到最终形态后无法稳定,只能不断内部复杂化的现象,而今更多见的是用来形容高校学生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是“被自愿”竞争。现实证明,没有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人们也会择优而坐。我们无从得知那些占座之物是何时放置的,但是我们被迫投降,要么选择坐偏僻的无占领物的位置,要么被动加入占座大军。

距离上课还早,我默默坐在讲台左侧后方的位置沉思,摆放一件私人物品在桌上来宣示自己对这个座位未来一定时间的使用权,这样的做法是否值得人们“卷起来”?教室是公共场所,我们每个人都平等享有利用教学资源的权利,那么,“先到先得”是被允许的,是否“先占先得”也是被允许的呢?良性的竞争可以促使人进步,而此类非理智的占座行为,它是什么类型的竞争?是该用道德的约束来化解座位保卫战的尴尬,还是该用规则来治理“先占先得”?我是否有一天会被“占座大军”同化,以物抢夺座位?思及此,我发现,我已无法肯定地给出一个否定的答案,幸而上课铃声似乎知晓了我的窘迫,铃声响起,我收起思绪,准备上课,至于刚才的所思所想,似乎被搁置,似乎又没有……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