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创新都反哺生产实践
——记矿山智能采掘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最大采高8.8米,刮板输送机最大过煤量6000吨/小时;最高日进刀量18刀,目前累计出煤1800余万吨……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8.8米超大采高采煤机部分性能指标和投运18个月后的工作数据。该采煤机的平稳运行,标志着国产采煤机高端制造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填补了国内外8.8米特厚煤层一次性采全高的技术空白,对提升我国煤炭装备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的背后,凝聚着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矿山智能采掘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的智慧与汗水。“有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是学校作为‘国家队’的职责使命。”中国矿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冉进财说,多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组织科研团队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制约我国能源、资源领域发展的
“卡脖子”问题,以集成创新推动生产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卡脖子”问题怎么解
“我国陕蒙等地矿区煤层厚,对于8米以上特厚煤层的开采目前主要采用放顶煤和分层开采技术,但两种技术均存在回收率低、开采效率低等问题,而原有的煤机装备无法满足特厚煤层一次性采全高需求,造成开采成本加大与资源浪费。”中心智能化采煤装备首席专家、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王忠宾说。
记者了解到,与国外设备制造企业相比,我国传统装备制造业水平相对较低,国内高端采煤装备长期依赖进口。同类进口设备虽然可靠性高、故障少,但价格昂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供货周期长、设备维护困难、维修费用高等问题。
行业需求就是行动号角。2018年11月,在中心协同单位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提出联合研发超大采高采煤机设想后,中心迅速组织近10名专家成立 项 目组。在此后的5个多月时间里,围绕采煤机精确定位定姿、截割状态采集分析、可靠性验证等核心技术,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和中心专家进行协同攻关。双方团队成员几乎每10天就往返西安和徐州一次,不断讨论、试验、调试和验证。
“这么大台机器在工况复杂的采煤工作面运行,如何实现工况信息的可靠采集和稳定传输,是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王忠宾告诉记者,通过150多个日夜的不懈努力,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机在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顺利生产下线,其截割高度、装机功率、过煤量、平均无故障时间等多项技术参数均位居世界第一。
2019年9月,该采煤机在神华集团上湾矿投用。上湾矿综采一队队长王旭峰说:“这是我们使用的第一台完全国产的机器,一开始我们还有些担心,实践证明,这台采煤机运行稳定,性能可靠,智能化水平高,设备维护量与进口机器相差无几,更坚定了我们使用国产设备的信心。”
产研协同如何融
“精准定位,服务生产一线是我们的主要职责,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至今还为我们保留了3间宿舍。”中心主任朱真才说。
自2013年成立以来,中心在智能化采煤装备、重型传动与控制装备、高效运输与提升装备、矿山智能机器人4个方向深入开展理论和技术研究。在与企业协同方面,中心依托中国矿大在煤炭行业的科教优势,联合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国内煤机行业重点企业,汇聚一流人才和资源,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产出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反哺生产实践,推动行业发展。
通过整合协同单位的优势资源,中心先后与徐工集团、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中国矿大—徐工矿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绿色矿山智能输送装备创新研究院”,并与太原重型机械集团煤机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建研究生工作站6个。近4年来,中心还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协同攻关,为协同单位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中心研发的采煤—运输—提升关键技术在协同单位转化应用,二期建设以来,累计转化重大科研成果10项,新增产值7.2亿元。
“通过协同融合、人员互派,打通单位间的壁垒,不仅解决了协同单位的技术难题,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让中心成员深入一线,解决了理论研究‘空、大、上’的问题。”中心副主任沈刚说。
高水平团队怎么建
领衔重大项目、主持重点课题,几乎是所有科研人员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在遴选重大项目10米直径竖井盾构机技术课题长时,领衔人彭玉兴却主动让贤,推荐了另一名专家曹国华,“我的专业是运输提升,是竖井盾构机技术的一个分支,而曹国华的研究方向更能统领全局,创造更多价值。”
“唯实”荐人,是高水平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的缩影。自2013年成立以来,中心着力打造以科学贡献、成果质量和社会价值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先后制订科研组织实施管理、创新团队管理等13个原创制度,以及科研专项资助、高水平科研业绩奖励等4个绩效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以任务驱动创新。
朱真才介绍,中心在制度范围内,赋予专家充分的选人、用人自主权,经过多年磨合运行,中心已初步构建基于“利益分配、成果共享、风险分担”的创新机制,组建层次分明、管理有序的科研队伍,每个研究方向都有一支在行业内叫得响的优秀团队。
冉进财表示,多年来,学校一直将协同创新中心视为“科研特区”,配置独立研究场地,配备固定管理团队,整合多渠道投入,在人事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模式、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给予中心一定自主权。这些措施有效激发了中心的创新活力、提升了协同效能,促进团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工作,为学校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李大林 王小亮 刘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