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芬缘”里的“陪读”爷爷

  在学院环境幽静雅致的“华芬缘”阅读空间,同学们经常会见到一位衣着朴素、精神健朗的老人。老人有时自己静静地坐着看书,有时陪伴行动不便的孙子一起自习,常去“华芬缘”的同学们也喜欢和这位和蔼的老人一起聊聊天,日子久了,“华芬缘里的薛爷爷”就成了大家的爷爷。

薛爷爷的孙子小薛同学是学院计算机系20级的学生。由于疾病的缘故,小薛手脚活动很不方便。幼时住在康复医院时,爷爷奶奶就一直陪伴照顾着他。小薛上小学时,爷爷特意鼓励他:“你虽然行动不太方便,可是脑子不差,只要努力学习,别人能学好的,你也一样可以。”从此,爷爷每天接送小薛上学和放学,至今已经坚持了十二年。小薛也不辜负家人的期待,克服身体上的种种不便,认真学习,考上了涟水中专的3+3衔接班,大专阶段进入了江阴学院学习。学院为此特别同意让薛爷爷进校“陪读”,照顾小薛的生活起居。

跟着小薛一起再次踏入大学校园,薛爷爷特别感慨。他说,仿佛又圆了一回大学梦。原来,薛爷爷原本是要在1966年参加高考的,他报考了南京炮兵工程学院,想当一名军事科学家。然而,“文革”打破了他的大学梦,他只能回到人民公社当社员。在那些彷徨迷茫的日子里,他找到了一种解脱苦闷的好方法——读书。他想尽办法借来一些医书、古书和《三国演义》等名著阅读,生活终于变得丰富而充实起来。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薛爷爷立刻报名参加,经过刻苦努力,1978年考入了南京师范大学的物理系,终于圆了他的大学梦。

也许正是因为这段曲折的经历,薛爷爷特别珍视孙子的大学梦。他熟记小薛的课表安排,每天按时接送小薛上下课,提前为孩子打好可口的饭菜,照顾好小薛生活的每个细节。小薛在学习中要花费比别人多得多的力气,常常大冬天也因为用力写字而大汗淋漓,去教室时上下楼梯也缓慢而吃力。但他乐观独立,有着自己的学习节奏,成绩也达到班级中等水平。提到爷爷,小薛感激地说:“爷爷的悉心照顾让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我真的很感谢他,想对他说一声,爷爷您辛苦了!我毕业后想做一位设计师,努力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回馈社会,报答爷爷。”

在等待小薛下课的漫长时间里,薛爷爷常常到“华芬缘”看书。也许正是受到爷爷读书习惯的熏陶,小薛在课余时间也很喜欢到图书馆自习。大一时,高数课是同学们公认比较难学的课,小薛一开始也也有很多问题弄不明白,爷爷就带着他到图书馆借阅了高数的相关参考书籍,祖孙俩一起细细钻研。期末时,小薛的高数取得了班级第五的好成绩。

在江阴学院呆了一年多的时间,爷爷也对学院有了深厚的感情,他常常和孩子们一起参加学校的活动,“华芬缘”里“我的校园我做主”访谈等活动让他赞叹不已。薛爷爷喜欢写诗,是涟水诗词协会的理事,他说:“江阴学院的校园里到处都是诗,花草美丽繁茂,学生朝气蓬勃,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大学时代,感觉自己也年轻了许多。”他为学院写了许多首诗,近期在“华芬缘”展出。他还在“华芬缘”开设了一次讲座,为同学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读书的感受,鼓励同学们认真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听过讲座的张梦瑶同学动情地说:“薛爷爷的讲述让我看到了梦想的力量。也许我们改变不了客观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主观态度。心中有盏灯,满眼尽光明。我们都会像爷爷希望的那样,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

    面对同学们的热情回应,薛爷爷也特意写了一首《赠江院学子》来激励小薛和他的同学们。这首诗记录了爷爷与“华芬缘”、与同学们的美好缘分:“华芬缘里喜相逢,初识便忘年不同。学子贻吾满朝气,我酬学子一帆风。赏霞毕竟桑榆晚,追梦还珍旭景红。最是人生快慰处,莫如回看过来峰!”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