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信仰,前行
——观《觉醒年代》有感
在流量为王的影视时代,有这样一部正剧在明星扎堆的剧作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觉醒年代》。
剧中的他们不断斗争不断探索,在万千救国道路中选择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那么,跟随他们的脚步,以普通的中国人的身份重走这段历史,会更加震撼。
真:普通人的历史
陈独秀初到北京,与好友一起吃火锅,汪孟邹提议去包间,但陈独秀环视一周直接拒绝,并和一位车夫拼桌,同用一个锅。看着车夫着急吃饭的样子,他干脆也抛开那些讲究,学着车夫直接一盘肉整下整捞,和酱料混着吃了。这个片段的设计将陈独秀爽朗直率的性格直接表现出来。
晚上十点必须回家、不可以在外面吃早餐的胡适,是个可爱的“耙耳朵”;李大钊被妻子叫作“憨坨”,他太乐于助人弄得自己连安家钱都没有……这些片段让观者看到了亲切有爱的前辈,真性情的他们,打破往日的距离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惊喜。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站在结果的位置,总是不可避免地带上后期的历史经验去看待英雄,为他们蒙上一层高尚、神圣的面纱。这样的异化最终也只会带来一个结果,就是事与愿违,让真实的历史离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远。如何真正继承历史,如何对后人做好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觉醒年代》做出表率。
实:奋斗者的时代
在《觉醒年代》里,历史不再是单薄的事件,不再只有空洞的表述,历史成为一群普通的中国人用心用力抗争的奋斗历程。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山东失守,青岛的郭心刚一夜白头。这短短几分钟让人们在镜头外强烈地感受到那时国内百姓的悲愤与怒气。北大师生兵分数路,或发表文章、或到各处演讲、或是游行,力争团结全民族,与政府斗争。正因为全民族的支持,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为首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才有了斗争的力量和勇气。
在《觉醒年代》里,一群不曾提及姓名的革命者也开始被观众发现。傅斯年、陈延年、陈乔年、高一涵、易群先、邓中夏……他们中的很多人,不过是些十几岁的孩子,同那些时代先锋者一样,寻找着救国的道路。虽然会经历失败,甚至被抓进看守所,或是死于非命……他们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
这些“配角”对于不研究党史的我们而言,如果不是《觉醒年代》,我们可能永远也不认识,永远也不会知道,中国共产党得以建立的背后,不是那几个人的口号,而是一代人抱着誓死救国的信念去进行各种道路的探索和实践。
纯:爱国心的伟岸
谈及思想的纯粹与崇高,我迫切地想和大家分享一个镜头。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与陈乔年受到父亲思想影响的同时,也在自己做革命的探索。赴法留学时,镜头里的他们迎着朝阳,穿着笔挺的西装,笑着告别,准备登上渡轮。镜头穿过人流,内心一震,戴着镣铐的双脚蹒跚走过地上的血水……此时的我才明白陈独秀送别时的眼泪和紧盯着的目光不是舍不得儿子,也不是演员过于夸张,应当是他早就想到孩子们前路的艰难和这样的结局。
画面的冲击令人久久不能平静。百年前的孩子们已经为了自己救国救民的理想奉献出自己稚嫩的生命。“你并不知道,历史书上的寥寥几句,其实是他们的一生。” 他们不是政客,是民众,是四万万中国人里的一位。
那时的他们依然不知道未来自己的路是否正确,是否长远,所以他们的伟大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重。今天,因为他们的觉醒,一切皆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