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新型“导学”关系,构建和谐“师生共同体”——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探索推进本科生学业导师制

“老师常利用课余时间同我交流,传授学习技巧,关注我的心理健康。这个制度实行之前,我对个人未来发展感到迷茫,在导师的帮助下,现在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中文系严思琪同学说。

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安排符合条件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

每名同学配对一位学业导师,学业导师对学生进行学业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指导……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三全育人”,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2020年,《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本科生学业导师实施办法(试行)》公布,开始在全院试点实施学业导师制。

今年,“优化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推行学业导师制度,指导学生按照个性化发展需求制定差异化修读方案”,写进了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实施细则、评价考核,将导师制落在实处


今年的新生开学典礼上,党委副书记、院长王相水作了《健康为基,思想为本,立志为先,奋斗为要》的讲话,提到“枕头里藏着发霉的梦,大话空话讲不出一砖一瓦。三年、四年的时间一闪而过,希望同学们及早规划学业、职业和人生”。

不少教育专家认为,当前我国教育中“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之所以普遍存在,和生涯规划引导的缺失不无关系。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脱离开家长和老师的约束,往往缺乏自主学习、管理与规划的意识和能力,有的出现“混日子”“混毕业证”的思想,以至对未来感到迷茫。

实行学业导师制的用意即在此。

学业导师导什么?中文系副主任罗红娟认为,“学业导师制”的主要作用,是在师生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帮助同学明确生涯规划,顺利完成学业。

苏慧是中文系19级本科一班的学业导师。她以学习通为载体,紧紧围绕本科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本学期,她倡议同学们为刚入学的新生写一封信,全面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活,总结得失;给新生一些建议,分享学习经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

为把制度落在实处,各系均成立了学业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了导师制实施细则,对学生在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比如,机电工程系定期对全系学业导师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议以及评优,制定了《机电工程系本科生学业导师评价表》,从学生满意度及系部学业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两个维度,分别对学业导师履职情况进行评价,实现了“学生在哪儿,导师的朋友圈就在哪儿”的师生良性互动。


党建引领、尊重需求,探索导师制内涵建设


148个教学班,5987名同学,174位专兼职教师——去年以来,学院逐步搭建起由教务处牵头、各系协同参与的学业指导体系,形成以专业教师为主的全员育人格局和氛围。

作为21级信息工程专业专升本的学业导师,周一至周四,马溪源老师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来到教室,和同学们一起上自习,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晚自习播放半小时英语听力,敦促大家学习英语四六级;指导每名同学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目标。

在马溪源眼中,这批专升本同学比本科生有着更为明确的学业目标,但专业基础总体薄弱,在专业深度和广度的扩展上普遍存在瓶颈,“更容易产生自我否定的焦虑情绪”。

对于徐丰彤和王天任两位已经确定就业方向的同学,马溪源便着重引导他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各方面能力锻炼,以便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要求。“老师建议我参加学生会和院系各种活动,提升沟通协调能力。”徐丰彤说。

像马溪源这样的学业导师,数学与信息工程系共有21位,指导范围覆盖2019-2021三个年级16个教学班883名同学。

值得一提的是,学业导师制实施以来,一些系部通过调研和梳理,积极探索制度内涵建设。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数学与信息工程系党总支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深入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号召学业导师积极引导同学们参加党史学习教育讲座,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加强党史学习;尊重每位同学需求,一同制定学习计划、一同探讨生涯规划、一同检验学习成果,得到学生们的一致认可。


同向同行、教学相长,构建共同成长的良好生态


制度实施一年来,学业导师制积极作用逐渐显现,成为学院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

参与老师明显感受到了学生的转变:有的一开始要追着学生约见,现在学生常常主动联系;有的学生一开始对安排学业导师的做法颇多不解,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后反馈说“导师不仅与我谈学业,还谈兴趣爱好、谈人生,像是又交了一位新朋友”。

外国语系詹云婷在反馈中写道:“在老师的关心指导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缓解了学习压力,是老师帮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本学期,外国语系学生请假明显减少,学习态度明显转变,考试及格率明显提升,收到学业预警的学生明显减少。

数学与信息工程系副主任张晶表示:“全系学习风气有了明显改善,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考研积极性和考研率也有明显提升。”

教书育人永无止境,学业导师任重道远。学业导师制是学院“以生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在“院-系-班”三级学业指导体系构建,师生、生生、生师三个层面沟通机制完善,不同类别学生学业需求满足等方面,仍然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信在贯彻落实导师制的过程中,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和立足实际、大胆探索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不断完善构建教学相长的“师生共同体”,真正做到学生有目标、教师有压力、质量有保障,持续释放制度活力,就能够“导有所成”, 推进学院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