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里的党史教育课

南湖红船、天和核心舱、长征2F运载火箭……

 

3D打印里的党史教育课

 

本报记者 孙启迪

“红船不大,但意义远大,它守护的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也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5月7日下午,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先进制造实验室里坐无缺席,与会党员师生正聚精会神地研究着3D打印机里的微缩红船,这仅有两个手掌大小的红船是由该学院党总支宣传委员、教工支部书记许云飞老师历时两周完成的党史教育作品之一。

“最初想用3D打印创作党史教育作品,是出于对课程的需求。”许云飞老师解释道,在他教授的《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一课中,如何对目标物体进行快速成型是教学的重难点,每一节课需要通过对大量模型的还原才能达到巩固和提高的效果。而在课程逐步进行过程中,许云飞发现教材及在线教学视频多以国外人物或卡通图案为示范案例,这让他颇显为难。

“我们的课程理应以中国制造为教学案例,在课堂里埋下思政元素,引领学生挖掘和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和文化精神。”在不断的摸索中,许云飞渐渐有了校本教材的创作思路,他将“红”与“宏”这两个关键词设立成教学案例设计的主思路,从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兴国大业,到新时代推进富国强国基业,用多幅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象征推进党史教育。

第一幅教育作品便是微缩版的南湖红船,红船模型对于图纸设计的要求非常高,既有逆向工程又有正向设计,细微之处的架构尤其费眼、费脑、费神。在课余时间,许云飞整整用了两周的时间,才完成了图纸的初步绘制,消耗的时间超过了100小时。“有的时候做着做着就忘记了时间,红船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精神载体,我觉得再仔细都不为过。”许老师耐心解释道。

有了南湖红船的成功尝试,接下来的天安门开国大典、原子弹腾飞、长征2F运载火箭、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宏”大模型的构建,以及党徽、国徽等“红”色元素的设计更为水到渠成,全套党史教育作品共计20余件。而对模型的选取,是源自机电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党史教育专题学习中的一次热烈的讨论,许老师作为支部书记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四个时期,不同时期事件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性、韧性、创造力、行动力令在场党员教师热血沸腾。在主持学习过程中,许老师表示党员教师们的献计献策为这门课出了不少力,“大家不约而同地为党史教育提建议,以四个时期特色鲜明的党史教育元素载体作为我们作品的创意,只有饱含信仰的元素才是不朽的。”

在提到印象最深的一组作品时,参与共同制作的葛浩秋说:“印象最深的那肯定是长征2F运载火箭,光打印就用了整整一天一夜。”该同学表示因为使用的是学习型机器,模型大且只能单色打印,制作大型素材便要不断地更换辅材、跟踪模型轨迹,打印完成了还要持续进行组装与涂色工作,而打印使用PLA材料不容易着色,时间成本是消耗最大的,但是完成后却是非常骄傲。

作为课程的第一批受益人,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石高琴表示:“课程开始前我就对实训室里这一排的模型特别感兴趣”。石同学表示,将党史历程中标志性的事件用3D打印模型的形式表现出来,既提升了课堂学习兴趣,又升华了自己的爱国情感。

当下,许云飞和他的学生团队依然在忙着建模、输出,他们刚刚利用了五一假期完成了天和核心舱和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的3D模型制作,未来他们还打算再完成一套中国制造2025相关模型,在专业领域丰富党史教育载体,持续推进党史学习入心、入脑、入行。

为了让更多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能够结合作品开展党史教育,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开放了特色党史课堂,围绕红色人物和历史事件深度挖掘、讲好红色故事,以两中心一平台为载体,将3D党史作品制作成了传播更广、影响更深、喜爱度更高的校园文化教育品牌。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