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做学生成长的守护者
——记我校土建学院党员教师李秀芳
李秀芳(中)借助竞赛平台,与学生一起体会“追梦”的快乐
李秀芳,2004年毕业于福州大学结构工程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2005年8月调至我校任教,现为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工程管理系副教授,兼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执教十六年来,她潜心耕耘三尺讲台,在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创新育人方面不断精进;她关爱学生,诲人不倦,是学生心目中的益友良师和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课程育人 当学生身边的“小树洞”
“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我们要通过实践来认识和理解课本上难懂的知识。”在下课前的几分钟,李秀芳老师走下讲台,在课桌间走动,向同学们讲起与哲学有关的知识。听上去这是一节思修课,但是PPT上关于建筑构造的知识点表明这是一堂建筑工程课。
“先做人,再做事。”李老师的专业课不仅仅讲知识点,还常常强调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2017级工管班的许荣钊一直是李老师的粉丝,在他看来,“李老师的课堂里有正能量,听完让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担任班主任和新生导师期间,李秀芳老师经常和学生在一起唠家常、聊生活、谈学习。慢慢地,她对学生们的个性了然于胸:“这个女孩性格比较内向,很容易积攒压力;那个男同学性子直,很容易钻牛角尖……”学生们也越来越信任这位老师,愿意向她吐露心声。久而久之,李秀芳老师成了同学们乐于倾诉烦恼的“树洞”。
李老师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积极帮助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利用业界资源,累计向学生推荐近400个就业岗位。“每次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笑容时,我都发自心底地感觉到快乐。”课内课外,李秀芳老师都用朴实的点滴诠释着一名党员教师的信念、责任与担当。
实践育人 和学生一起做“追梦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李秀芳老师被同事们称为土建学院的竞赛育人先锋。她参与组织专业赛事,借助各种赛事激发学生的课内外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每次看着学生们跃跃欲试的目光,我内心的热情也会被他们点燃。”借着竞赛平台,她与学生们一起交流、尝试、突破瓶颈,体会“追梦”的快乐。林文龙和刘艳梅都是她带过参加竞赛的学生,毕业后两人结为连理。当年,冲劲很足的刘艳梅奔着冠军而参赛,可惜最后只获得了二等奖。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关心鼓励下,不服气的她帮助林文龙参赛,最终捧起冠军的奖杯。那时,两人的笑脸上带着泪痕,激动地对李老师说:“老师,我们非常开心!”这简单的一句话让李老师感受甚深,能让学生在开心中收获成长,哪里有比这更值得老师高兴的事情呢?
2008年至今,李秀芳老师累计辅导参赛学生达2580人次,学生获省级奖项325人次,获国家级奖项42人次,多人次获算量决赛总冠军,并实现该赛项史上的唯一一个三连冠,她本人也多次获得“最佳指导教师”称号。竞赛带给她最珍贵的东西——“不是奖章和荣誉称号,而是和学生们站在一起开怀大笑的回忆!”
创新育人 敢做知识的“破壁人”
在教育教学方面,李秀芳老师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围墙”,不仅是知识与实际操作运用的“墙”,她还敢于打破专业领域间的“壁”。为了消除与其他相关课程知识上的“孤岛效应”,她积极拓展课后实践活动,例如与施工课程“跨界”联合创立的“模拟工程结算竞赛”融合了施工课程的测量、材料等知识和概预算课程的专业计算,通过模拟工程施工的各种情况,锻炼学生们对工程的规划预演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在日后就业实操中的能力。这类的“跨界竞赛”吸引了很多相关专业的同学关注。2019级土木工程专业李长裕同学在围观了竞赛过程后感叹道:“这个竞赛把很多不同专业的相关知识融合了起来,也都是我们日后工作必须要熟练掌握的。”
李秀芳老师也善于打破空间上的“墙壁”,把来自校外优质企业的实践经验带进课堂。她主动强化与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厦门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各种单位的联系,不但让企业走进课堂和学生“0距离”接触,也把学生带到不同的实习岗位上亲身体验。
与业界的深度合作又激发了她对教学、实践的思考和探索,并转化成教学实训活动。她协助成立了学校“广联达认证中心”、“海迈科技认证中心”和“建筑数字化与BIM研究中心”等实体机构,在建设领域信息化方面进行不懈探索和辛勤耕耘。实训机构成立至今,共同完成实体项目21项,成果得到了业界认可。李秀芳老师对课堂的不断反思和根植于实践的探索促进了对教学研究的深入和人才培养的提升。
除了打破实体的“墙壁”,李秀芳老师还开始在网络上架起“桥梁”,把课程搬到网上,利用网络科技的手段不断创新授课方式,受到学生的欢迎。近年来,她接连完成多个校、省级精品网络课程。今年疫情期间,她主持参与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被福客联盟面向全省高校推荐。
春风送雨润融泥,桃李花开报春风。李秀芳一直为培养建筑工程领域优秀人才不懈努力。“岁月不居,初心永驻”,她将继续坚守这份初心,继续用爱心温暖学生心灵,用耐心锤炼学生品格,用细心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用责任心谱写更多的育人诗篇。(校学生通讯社吴彬琳 蓝毅铭 土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