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记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17级学生翁国伟
奠定奋斗底色今年 5 月 4 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登了 100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优秀代表名录。他们是从全国6万名荣获2019-2020学年度国家奖学金的优秀本专科学生中经过严格选拔和评审出来的,优秀学生代表占比不到 0.2%,可谓万里挑一。在这份名录中,有一位厦理工学子的身影,他是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017 级学子翁国伟,也是福建省上榜的四名本科学生之一。
翁国伟同学于2017年7月考入我校,在大学四年中,他始终以严格标准要求自己,乐学勤勉、潜心竞赛、不断进取,曾荣获国家奖学金、校特等奖学金和第十三届“龙净杯”福建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等荣誉;发表 EI 会议论文 2 篇;获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 项;已完成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
与赛结缘与赛结缘奠定奋斗底色
2017年9月,翁国伟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梦想步入厦门理工学院的大门,成为一名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初入校园,一切都充 满着新鲜感,但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与高中截然不同的学习模式,他也曾一度找不到努力的方向,陷入迷茫。然而,这种迷茫在新生开学不久 后的一次比赛中被打破。
开学两个月后,一份大学生工程训练竞赛通知引起他的关注,他所学专业属于工科范畴,实践性强,如果仅仅只是停留在课本知识,那难免显得“纸上谈兵”,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与几位好友报名参赛。虽然最终仅获得校三等奖的成绩,但是这次参赛的经历对他影响颇深“当时,看着身边的学长们有条不紊地操作机床,思路清晰地设计作品,而自己却无从下手,只能默默地观察、模仿。学长们从容淡定的姿态与我的束手无措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我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并从此下决心做出改变、奋起直追!”在这场竞赛中,他也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这个目标为他的大学生活奠定了奋斗底色,成为源源不绝的内生动力。
大一、大二期间,翁国伟加入学院 AMOY赛车俱乐部。刚加入俱乐部时,他从打扫卫生、拧螺丝等杂事做起,踏踏实实地学习技术,逐渐能熟练掌握线切割机床等操作,最终也争取到机会,参与到赛车俱乐部的线切割加工任务。此外,他还参与了几乎所有与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先后荣获第十三届福建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第七届福建省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三等奖、三维数字化建模大赛福建赛区一等奖以及若干校级奖项。
正是这一场场学科竞赛,使他的专业能力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得到不断提升。他注重将课堂所学的知识投入到实际应用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将课堂知识进行扩展衍生,自学掌握了 solidworks、ANSYSWorkbench 软件,努力为各类竞赛与今后工作做好充足准备。
勇于挑战收获累累硕果
大一大二课余时间活跃在各大学科竞赛中的他,不仅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也使自己的能力与眼界得到了质的提升。渐渐地,他的目光转向了更高的挑战,开始寻找新的机会来提升自己。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2018级研究生李齐超学长的推荐下,他加入了邱亦睿教授的实验团队,负责开展一项省级创业项目——太阳能辅能四轮低速电动车。这是一项全新的挑战,项目进度的每一个环节对他而言都是一场考验。面对太阳能能量密度低、光伏电池转化效率较少,在车辆上应用达不到真正经济性的问题,翁国伟没有退缩。“那段时间正值期末周,期末考、竞赛等诸多事宜交杂着,不断地倒逼我要成为多面手”,回忆起那段日子,他说,“早上六七点出门,晚上十二点后才回到宿舍是我的作息 ,独自坐在电脑桌前整理资料 、撰写文稿也是我的常态。”他把所有的时间 投入在学习和竞赛准备上,达到近乎废寝忘食的状态。通过学习相关知识、询问指导老师,他抓住了问题核心,及时调整技术方案,推进项目设计……就这样,2019年9月,他创造了自己项目的第一代产品——太阳能辅能四轮低速电动车。
回顾这段经历,翁国伟坦言,“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我也曾遭受到否认,也曾遇到瓶颈:参加论坛的宣传摊位无人问津、参加‘互联网+’大赛准备充足但不被看好、老师对于项目营利性也有质疑……”,但他很庆幸,虽然一路上困难重重,自己依然坚持不懈地努力前行。在邱亦睿教授的指导下,翁国伟针对项目弊端查 阅 相 关 资 料 ,学 习 了 MATLAB/Simulink等相关工程应用技术,与团队成员一起讨论交流,思想碰撞,逐渐地在项目上取得了一些成果。
翁国伟始终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两年间,翁国伟在忙碌中充实了自己,先后发表2篇EI论文,申请了2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而这其中有能力上的提高,有思维上的提升,也有情义上的收获。时间仍在流逝,他仍在奋斗路上,直面挑战,永不止步。
奋力拼搏开启崭新征程
在翁国伟参与的省级创业项目入驻学校创业园期间,他开始萌生出创办科技公司的想法。2019 年暑假,在学校创业园以及邱亦睿教授的支持与指导下,他成功注册了“星极达科技(厦门)有限责任公司”,开始进行小规模的运营。然而好景不长,2020 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他的脚步。延期返校导致的沟通难度上升、实体项目无法进行实验等困难,让他的创业项目举步维艰。即便困难重重,他也没有轻易放弃,而是主动思考,充分利用网络通讯媒介开展线上会议,与厦门某企业达成一项合作协议,为之后的项目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如期完成省级项目的结题工作。
一路走来,翁国伟感激拼了命努力的自己。在他看来,即便那时是“不修边幅、蓬头垢面”的模样,但披星戴月、伏案学习的许许多多拼搏的时光和在那些时光里默默收入囊中的不可估量的进步与成长,能够让他在毕业之际,无愧于心地说出,“大学四年没有虚度,不遗憾,很满足!”这便足矣。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大学四年来,翁国伟收获的荣誉背后,离不开两位伯乐的倾力帮助与指导,一位是邱亦睿教授,一位是李齐超学长 。 谈到这两位“伯乐”,他真挚地感谢邱亦睿教授在学业上的谆谆教诲、悉心教授,在创业上的鼎力支持,也感激李齐超学长倾情传授经验,帮助他克服困难,不断进步。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今年 3 月,翁国伟收到了来自华侨大学机械工程(机电控制与装置)专业的研究生录取通知,即将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征途。翁国伟始终坚信,“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我安慰,不过是懦怯者的解嘲”,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勇于砥砺奋斗,就一定能书写出更加绚丽的青春篇章!
(校学生通校学生通讯社讯社 林春盈 黄晓琪 屈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