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项目 大反响: 学校12项民生实事获师生好评




近日,记者从浙江海洋大学分管民生实事工作的相关部门和领导处获悉,学校2019年党代会和教代会确立的12项涉及学校师生、校友的民生实事进展良好,2020年将继续实施,而且将在原有基础上再增设一批实事项目。
以人为本 民生为重
2019年1月12日至13日,学校召开了浙江海洋大学第一次党代会,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每年推出一批民生实事项目,进一步改善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千方百计提高教职工收入,努力增加师生获得感"。为贯彻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决策部署,2019年3月26日,学校党委会研究并同意了办公室协同基建后勤处、学生处、工会等部门提出的12项民生实事,明确所需经费纳入学校2019年有关经费预算。3月29日,学校召开四届九次教(工)代会,报告中再次明确实施教职工工作餐优惠、增加考研自习场地等12项民生实事。5月21日,学校办公室以通知单的形式印发了《关于实施教职工工作餐优惠等12民生实事的通知》,明确了12项民生实事具体实施内容以及经费预算列支项目。
12项民生实事中,涉及教职工的有教职工工作餐优惠、教师临时住宿服务条件改善、教职工午后咖啡(茶点)优惠、"妈咪房"建设、教职工大病医疗互助等,涉及学生的有增加考研自习场地、考研就业信息栏及就业服务场所建设、增加户外晨读椅、毕业日免费早午餐和送站服务、学生考驾照服务、英文原版经典电影播映等项目。虽说每个项目都很小,但每个项目的涉及面基本涵盖所有对应的师生,既是一种普惠式的待遇,又是一些用得着的福利。浙江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叶舟用了"学校有小变化,师生有获得感,校友有归属感"来概括这些项目设置时的初衷。而一年运行下来,师生校友们的感受也基本达到了这一初衷。
项目虽小 反响积极
12项民生实事,每项有特别的关注点,每项都旨在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比如,教职工工作餐优惠项目,不是简单地给教职工发点福利,而是实行用餐减免,鼓励老师们多在食堂吃饭,多在食堂吃晚饭。"我们学校搬进新校区没几年,大部分老师都不住在学校周边,一到下班,老师们都急匆匆地往回赶。学校党委想办法把老师们留在学校里,与学生们多接触,多交流,目前用餐补的形式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学校基建后勤服务处处长徐献忠做了两个直观的比较,去年同期,学校教师在学校食堂吃晚餐的数量相对有限,而现在,每晚都有几百人在食堂用餐。来自学校一卡通的数据则更加直观,2018年12月在校用晚餐的教师有1084人次,而2019年同期,这个数字达到了9642人次。同时,学校也在晚餐时段开放了教师餐厅,师生们可以共进晚餐,无形中多了一些交流的机会。600个座位的餐厅每天晚上会有1000多名学生与老师们共同用餐,"每餐8块钱的餐补,带来了师生关系的加强,这个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教职工的餐补关注的是师生关系的加强,而面向学生的餐补则更多地关注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2019年4月1日,学校面向在校生推出了4元特价餐,一荤一素,米饭管饱。7个月来,这份特价餐就卖了154500多份,平均每位在校生吃了近10次。这份4元特价餐就像寒夜里的一把火,温暖着海大学生的心。
师生关系的加强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完成,而毕业日的一系列服务项目却直接影响了毕业生对母校的态度。2019年6月14日,浙江海洋大学2019届毕业生毕业典礼隆重举行,毕业生们回到母校,聆听临走前的最后一次教诲。除了能和校长合张影,能和同窗四年的同学们道个别,学校给毕业生们准备的两餐饭更是让大家倍感温馨。当天,食堂里还没来得及脱下学士服的毕业生们拿着一张张精美的餐券,在食堂排队用餐。"吃了四年的食堂,突然感觉食堂的味道特别好!""食堂阿姨一下就认出我了,还问我在哪里工作,好感动!""餐券太精美了,我都舍不得用掉,打算收藏起来。"毕业生们的评价很真实,也反应了他们对毕业日的感受,2589人享用了这份毕业日的免费餐。而学校车队更是派出16辆大巴车将毕业生们送到了宁波高铁站、舟山汽车站等地,方便毕业生出行。这些简单的举措,换来的是毕业生满意率的大幅提升,在同类高校中,学校的排名也实现了彻底反转。
改变易见 细节最真
12项民生实事从启动到实施,有的进展顺利,有的却是磕磕绊绊。"妈咪房"、就业服务场地的选址问题,工作餐补的标准问题,英文原版电影的片源问题等一个个都成为拦在项目实施前的坎。"好在班子领导思想统一,大家为师生办实事的愿望都很强。"据叶舟介绍,仅一个教职工餐补,就先后调研了几所省内高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分步骤的实施计划。
12项实事,不是简单地立项了,把钱花了就算完了,要看它给师生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感受是否积极,是否在优化校风、增强凝聚力上有效果。为了一个户外修读椅的摆放问题,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多次去一线勘查,完善方案。"修读椅放密了,互相会干扰,放疏了,形不成气候,要细细体会其中的区别。"学生处副处长方锐说。
在"妈咪屋",记者看到2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布置了沙发、婴儿床、操作台、冰箱、微波炉等设施,能满足孕期教师休息和婴幼儿护理等需求。小屋还启用了电子门禁系统来保障小屋的私密性。在就业服务中心,门口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各地市的就业政策,公告栏上也更新着企业的招聘信息,吸引路过的毕业生驻足观看。在咖啡吧,老师们喝着咖啡,或思考着自己的工作,或与学生交谈着。
12项民生实事,显然不能解决师生们所有的困扰,这一点学校党委看得很清楚:"我们新入职的博士、教授大多居住在定海,往返交通困扰很大;一万多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何有效开展……师生们关心的问题还有很多,所以我们2020年还将遴选一批实事项目。"
过去的一年,学校党委班子通过主题教育、重中之重、民生实事等工作,开了一个好局,形成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相信随着民生实事的进一步实施,学校凝聚力将进一步加强,学校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