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木尔峰下忘不了的援疆情

—— 记物流与信息管理学院援疆教师马秀丽副教授


编者按:
  2018 年 8 月 26 日,我校物流与信息管理学院马秀丽副教授来到了距离学校 4600 多公里,位于新疆阿克苏的新疆理工学院开展了为期一年半的援疆生活。一年半来,马老师克服了水土不服和饮食不适,迅速融入了新疆理工学院教学科研、传带帮扶和“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工作,获得了成长,收获了友谊,留下了斩不断忘不了的援疆情。
  (通讯员子衿)“新疆阿克苏在我的记忆里不仅有蓝天白云下巍峨的托木尔峰和令人胆寒的沙尘暴,还有令我终身难忘的胡杨精神和柯柯牙精神。”这是每次马秀丽老师和我们谈起援疆经历时开场白。从2018 年 8 月 26日开始至 2020 年 1 月 5 日,物流专业的马秀丽老师来到了新疆理工学院(原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阿克苏校区)开展了为期一年半的对口支援工作。从生活的适应、团队的融入到专业特长的发挥,马秀丽老师在托木尔峰脚下留下了毕生难忘的美好回忆和斩不断的援疆情。她说:“如果还有机会,我还愿意再回到那里,为它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刚到阿克苏时,由于不适应当地的气候,马秀丽老师陆续出现了嘴唇起皮干裂、鼻腔出血、口腔干痛、湿疹、失眠,掉头发等症状。干燥的气候、凌冽的风沙、强烈的紫外线、不适的饮食并没有让马老师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她说:“我来援疆是要完成浙江省委和学校党委交给我的任务。我始终记得来援疆时的初心使命,要交出一份让大家满意的答卷。”在新疆理工学院工作期间,马秀丽担任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等 2 个专业的 3 个班级专业课教师,承担了8 门课程授课任务,共计 540 余学时,平均周课时达到 10 学时。为了上好《 物流技术与装备 》 《 农产品物流 》 《交通运输工程学 》三门课,马秀丽老师顶着身体的不适,找书目丰富课程内容,查资料恶补最新的技术与信息,充分利用实验室的优势资源,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讨论中成长。为了增进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情谊,了解他们的学情和想法,马秀丽老师还常常自掏腰包与学生一起吃民族餐,谈人生理想,谈专业学习,谈生活趣事,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此外,马秀丽还承担了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手把手指导20 多名学生完成了选题、查文献、调研、理论应用、数据分析和论文架构等任务,帮助18名学生完成了毕业论文答辩,指导50名学生通过了论文开题任务。
  新疆理工学院在 2015 年才搬迁到阿克苏,整个学校的领导班子、机构设置和师资队伍均是新组建的,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方面都比较薄弱。为了推进该校物流专业的建设,马秀丽老师在繁重的授课任务之余,还申报主持了校级特色专业:物流工程专业《 农产品物流》 课程资源库建设。从课件、教案、实验项目、课程案例、新疆农产品物流材料到实训基地的建设开拓,马秀丽带着同事从零开始,每日不是埋头于资料查询,就是奔波于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一年半以来,马秀丽老师为该专业开拓了 5 个校外实训基地。
  “我在新疆理工学院的时间只有一年半,但我希望我能为这里留下更多。”看到该校90%都是新教师的情况,马秀丽老师申请担任新进教师的指导老师,与一位新疆长大的漂亮女孩结成师徒关系。一有空,马老师就带着她一起讨论课程教法、课程设计。只要有机会马老师就会去听“徒弟”的课,交流教学心得,探讨教学改革方案,分享自己的从教心得。课余时间的实验室里常常能见到这对师徒的身影。2019 年的国庆假期,马秀丽放弃了假日的休息,与“徒弟”制定了学习计划。五天的假期带着小徒弟把用友供应链软件完整系统地学了一遍,并梳理出了项目化教学法在实践课程中的应用方法。教学相长,指导徒弟的过程中,马秀丽对专业也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为了帮助“徒弟”更快地成长,马秀丽还拉着徒弟一起积极参与科研。从校级课题到地区课题再到自治区课题,马秀丽带着“徒弟”拿下了 1 项校级课题和 1 项自治区级课题。“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援疆人才三项工作之一。马秀丽老师在走访结对的农户时发现阿克苏每家每户的果园种植了多种水果、苹果、桃子、红枣、梅子、杏子,都是我国特优农产品的代表,但是这些优质的农产品却常常面临着滞销的问题。马老师帮助结对农户了解政策,发挥专业优势,参加农户所在村的的售卖活动,帮扶销售家禽、杏子、黑木耳、苹果等村里的特产。一次,马秀丽老师走访沙依买里村,了解到有 16 户村民存在着果园农地土水渠浇水成本太高的问题。于是,她与团队成员共同捐款 2.5 万元帮助修建 350 余米水泥水渠,解决了土水渠水流失的问题。
  在回忆援疆生活时,马秀丽满含深情地说:“在阿克苏,我学到了柯柯牙精神。那是阿克苏人为防风固沙用 35 年建成的 20 万平方米的防护林,是卫星云图能看到的奇观。当地人自力更生、团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鼓舞了我。我将把这种精神财富带回学校,带回我的工作岗位,带到我的育人工作中,为我校高质量建成区域性高职名校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