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星光下 葱茏青山间 艺履新出发

——我校举行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





  本报讯(记者 方舟 刘杨 胡心云)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共同经历了一场生命大考,凭借着坚强的意志、信念和不懈努力的莘莘学子,披荆斩棘终梦想成真,相聚在中国美术学院,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9月25日晚,中国美术学院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于象山校区操场举行。2600余名2020级全体本科生、研究生、港澳台学生和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们,在庄严的开幕仪式中,开启在最美校园的艺术之路,写下精彩的未来。中国美术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金一斌、高世名、刘正、方培新、傅巧玲、曹晓阳、徐国强、余旭红,各教学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党委副书记孙旭东主持。
  开学典礼在全体师生齐唱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党委书记金一斌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并赠送笔、墨、纸、帖文化礼品。新生代表接过校徽,在师长们的见证下郑重地佩戴上校徽,自此便铭刻上了“中国美术学院”一生印记,在“行健、居敬、会通、履远”校训的见证下,融入国美学脉,共享国美荣光,书写青春,勃发向上。
  院长高世名发表题为《独立的精神生活》的讲话,以“十年后你会在哪里?在做什么?”之问叩击学子的心灵,为他们梳理艺术教育核心和目的,启发他们在国美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高世名指出,学校首先是“学”的场所,教育的核心是“学”,是自主和能动的。艺术中最根本的东西是无法教的,只能唤起。希望国美的学子们在未来的大学时光中,可以不断地去思考和追问,自己究竟要做什么?这一生要如何渡过?如果决意在艺术这条路上走下去,那么我们就是同路人和同行者。
  高世名分享了国美的三种教育观。第一种是“土壤说”,学校所提供的是土壤,让土壤尽可能养料丰富、成分多元,让学生们在最好的土壤中自由生长。第二种是“锻炼说”,认为人才的养成要像锻钢打铁一般,在反复锻打敲击中把杂质剔除,如同匠人的修行,是学而后习,反复打磨,在劳作中养成一种身体感觉,一种精神状态,学习艺术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自我创造的过程。第三种是“感染说”,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创造的种子,艺术和教育的任务是唤起它,激发它,使它苏醒,让它生根发芽。这三种教育观所关心的都是精神生活的建立。
  他指出,美院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意识到有不同的世界观,有众多别样的世界,慢慢养成对事物的敏感和洞察、理解和包容,慢慢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精神生活。他期盼同学们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会用艺术之心应对世间一切的姿态,能够更现实一些,试着去感知社会、理解他人,更加真挚而热烈地生活;能够更浪漫一些,在人生这场不可逆的旅途中永不停留,无所畏惧地去实验,去创造,去改变艺术,改变自我,最终改变世界。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张捷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祝贺新生们用自己坚强的意志、信念和不懈努力,脱颖而出,考入这所最高艺术学府,并寄语新生:艺术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一切背离勤奋刻苦与舍弃哲匠精神的空想都将注定与成功擦肩而过。要将有限的学习生涯投入到无限的生命体验当中,做一个有高尚道德品格、开阔学术胸襟、深刻人文关怀、丰厚艺术才情的国家艺术栋梁。
  绘画艺术学院2017级钱灵芝同学作为在校生代表发言。她祝贺每位新生通过拼搏和努力,加入国美大家庭。八字校训是国美莘莘学子共同的精神圭臬,她与学弟学妹们相约,共同秉承校训精神,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求索,延承美的望境,谱写新时代的艺术篇章。
  新生代表丁奇胜表示,国美是摇篮,是孕育成长的襁褓;国美也是港湾,是真和灵魂的烙印;国美更是信仰,是引导我们走向艺术的神圣殿堂,我们因成为国美人而感动自豪。在即将开始的国美生涯中,新国美人们也将凭着一腔热血和担当勇往直前,一同出发。
  副院长曹晓阳宣读《中国美术学院关于表彰2020级新生奖学金获得者的决定》,校党政领导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奖。
  开学典礼在全体师生齐唱庄严的校歌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