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落户湖州师范学院
蚕丝绸文化基地 为湖州打造“重要窗口”示范样本贡献力量和智慧
中国,是蚕丝绸文化的发祥地。2009 年9月,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一顶需要持续擦亮的“皇冠”。
蚕桑丝绸文化是农耕文明时代的产物,相对来讲,老百姓对蚕桑丝绸文化的关注度最高。曾经湖州的农民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种稻、植桑、养蚕,菱湖一带可能还会养鱼,有些地方则靠上半年养蚕、下半年种田的方式来维持生活,所以老百姓特别关注这两个方面的活动。
蚕丝绸文化基地负责人、中国蚕业信息网创始人金佩华研究员是浙江大学蚕桑专业出身,长期从事蚕丝学的研究和教学,对于中国蚕丝绸文化感情颇深,与国内蚕桑丝绸领域的学术界有广泛深入的联系与合作,曾在国内高校率先开设《蚕文化》 《丝绸文化》等课程。金佩华认为,学校有责任有担当做好蚕丝绸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工作,并希望能够把校内外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支国内一流的蚕丝绸文化传承团队,为湖州打造“重要窗口”示范样本贡献力量和智慧。
湖州师范学院的蚕丝绸文化基地项目,就是以博大精深的蚕丝绸文化之抢救发掘、整理保护、传承创新、交流传播为主旨,以团队优势来集中研究和传播蚕丝绸文化中神圣神秘的神话传说、神奇曲折的悠久历史、绚丽多彩的文学艺术、奇妙深奥的科学技术、意味深长的蚕俗民风、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等。依托师院,整合和挖掘湖州乃至全国丰富的蚕丝绸文化资源,协同组建蚕丝绸文化保护和传承基地。
引进传承人 传播蚕文化为蚕丝绸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关于蚕丝绸文化基地项目的申报基础,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余连祥教授提到:“学校有一批老师多年来带领学生们一直做蚕桑丝绸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工作,例如毛云岗教授在蚕桑文化的音乐舞蹈和非遗传承人传学这方面的研究就做得比较好。我们的申报主要就是把这些资料,特别是把我们地方的、学校的亮点整理出来。”
目前,湖州师范学院已开设2门蚕丝绸文化通识教育课程,编写相关教材3部,聘请7名蚕丝绸文化研究专家和代表性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建有2个校外基地,举办蚕丝绸学术讨论会4场,学校教师获批7项与蚕丝绸文化相关的省部级课题,出版相关研究专著8部,发表相关论文22篇;建有4个相关学生社团,开设“我爱蚕宝宝”微信公众号,面向社会尤其是中小学开展蚕丝绸文化普及活动。另外,在国外举办“阿塞拜疆蚕桑文化与古丝绸之路”等4次学术沙龙。
每年春季,全国各地的三年级小学生都要养春蚕。为此,项目计划开设“我爱蚕宝宝”公众号,不仅起到教学生养好蚕宝宝的作用,同时将传统养蚕文化进行形象展示。“让小朋友们不仅知道如何养蚕宝宝,同时在养蚕的过程中了解养蚕文化方面的各种传统习俗。此外,因为我们是师范类院校,有不少小学是我们的教学基地,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基地跟各个小学合作,对学生们养春蚕提供技术和其他方面的一些帮助。”
蚕桑丝织技艺是中国特有的“皇冠”,而刺绣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事已高,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后继无力,相关资料的活化、传承工作已是迫在眉睫。
因此在刺绣方面,学校积极引进中国宫廷绣唯一传承人、辽绣传承人何晓霞等蚕桑丝绸文化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能够推进区域的蚕丝绸文化,也会让全国刺绣文化的传承工作做得更出色。
“一方面是要通过现代数字技术把他们相关的技术、材料、经验和手艺数字化,有些可以数字化,有些可以保留,有些也可以作为向公众开放的数据库,这样的话有兴趣的人就可以进入数据库来访问。另一方面是要让非遗传承人进高校,到高校来进行表演,让老师和学生也进行传承。我们蚕丝绸文化基地本身是一个传承基地,要和地方互动,湖州的一些当地活动,还有浙江甚至太湖流域的活动,比如说鱼桑文化节、蚕花节,我们都要加入进去并进行表演。”余教授说。
关于对蚕丝绸文化基地未来发展的期待,余教授提到:“现在真正植桑养蚕的都是老年人,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习惯了。有些年轻人外出赚钱,有些人则可能是像养宠物一样把养蚕变成一种爱好。但我们还是要用现代技术把这一块文化活化,做好传承和弘扬工作。湖州的丝绸产业,乃至整个太湖流域的丝绸产业,各地的政府还是希望它们能重铸辉煌的。所以我们基地要通过政、产、学、研一体化来重新繁荣蚕丝绸文化,同时也带动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湖州发展研究院也一直注重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等传统农耕文化的研究,成立了“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究所”,多次召开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海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