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清华大学团队合作结新果

在金属纳米酶治疗帕金森疾病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PtCu纳米酶清除活性氧物种和阻止病理α-突触核蛋白细胞间传播机理图


本报讯(通讯员 张艳鸽 朱聪旭)近日,我校化工与材料学院郑直教授、何伟伟教授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毛晓波教授、清华大学化学系李艳梅教授合作,在纳米酶用于神经疾病治疗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Nanozyme scavenging ROS for prevention of patholog-icα-synuclein transmiss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为题发表于 纳 米 科 学 领 域 著 名 杂 志《Nano Today》(Nano Today,2021,36, 101027, DOI: 10.1016/j.nantod.2020.101027)。

本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具有良好生物兼容性的 PtCu合金纳米酶,通过抗氧化实验,第一次发现并证实纳米酶可以阻断α-突触核蛋白的扩散,为纳米酶在PD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策略。该研究关于纳米酶在阻止α-突触核蛋白的应用有望为阿尔茨海默病等其他神经退行性病变提供治疗和预防参考。

我校2015级本科生毛远洋(现为河南大学研究生,指导老师何伟伟)和清华大学博士刘雨青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何伟伟教授、郑直教授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毛晓波教授、清华大学化学系李艳梅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中原千人计划)、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图片由化工与材料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