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泰辰:笃实躬行,走在实践路上的“药师”




  药学,要学更要实践“我不是药神,生而平凡,却不忘创造更美好的世界。”刘泰辰在日记里如是写道。他出生于山东枣庄一个农村家庭,爷爷因病自缢,母亲积劳成疾,使他从小就深知医药的重要性,成为一名药物开发人员一直是他奋斗的目标,2017年他如愿考入医学院,从此向着梦想,不断努力。
  一心扑在药学专业上的刘泰辰在四年的勤奋学习中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他成绩名列前茅,连年在学年综合评定中位居专业第一,曾五次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获得2020年河南省“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屡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并荣获国家奖学金。“他虽然有很多荣誉和奖励,但他更多的却是付出,刘泰辰身上那种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值得同学们学习,他是大家身边的青春榜样。”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琳老师在谈起刘泰辰时深情地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除了进行扎实的理论学习,不断拓展自己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之外,刘泰辰更注重实践。2019年,刘泰辰刚刚大三,在得知齐金旭博士在进行课题研究时,他主动请求加入研究团队,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被老师看中,开始跟随齐金旭博士进行天然产物与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他主要负责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的分析整理,于是,分子医学科研平台实验室成了他雷打不动的家。
  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刘泰辰对此坚信不移。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从合成产物结晶送检,到肿瘤细胞传代培养,再到药物活性的荧光检测,实验操作复杂繁多,单个实验时长平均在4个小时以上,实验精确度要求极高,一旦出现任何细微的差错,一切就要从头再来。这段日子刘泰辰为了挤出时间,一日两餐,每天在实验室待到夜里11点关门才离去。
  尽管如此,他认为自己的努力还不够,他虽然在实验操作上愈发熟练,但由于所学知识多为理论,较为固化,而所做课题紧跟学科潮流,灵活多变,导致他对实验之间的联系、承接,以及理解与分析存在困难。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刘泰辰苦思冥想,一方面他反复进行实验操作,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他大量查找相关文献,文献多为英文,看不懂就对照中文书籍理解,并在实验操作中勤加总结。最终在他不言放弃的努力下,实验操作他全然烂熟于心,理解上融汇贯通,课题研究随之水到渠成。
  在他的辛勤付出与努力下,科研之花最终结果。在校期间他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英文论文两篇,均被SCI国际期刊收录。提交发明专利申请两项,现均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参赛,锻炼才有能力“在大学,仅有优异的学习成绩是不够的,还要多参加活动,在具体的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能力。”刘泰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兼顾学习的同时,他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2017年,刚入学的他参加平顶山学院第四届心理情景剧大赛,并凭借作品《我的大学》在校级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平顶山学院第四届心理情景剧大赛校级“优秀奖”。谈起比赛,刘泰辰说:“学校比赛丰富多样,我参加了很多,但我一直想参与能运用药学专业知识的比赛。”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详细了解比赛后,他迅速组建团队,并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打造“快急救”项目参加比赛。由于刚刚大一,所学专业知识有限,项目各方面不成熟,最终止步校级比赛,但他没有灰心,没有放弃。仍坚持打磨这一项目,并鼓励团队成员不要气馁。大二时,他带领团队再次参加比赛。
  在开发“快急救”项目的过程中,刘泰辰带领团队克服时间、空间的距离,在工作室干的热火朝天,熬夜改资料、制作路演PPT,提前申请教室排练汇演稿。最后,校级评比在学校中心会议室举行,他一度面对评委老师直言项目不够接地气的评价,这使刘泰辰和团队成员十分忐忑、沮丧,但结果未出,乾坤未定,他不气馁,带队老师郑译也给他加油打气:“不管结果如何,你和团队的努力我看在眼里,经历过就是成长。”刘泰辰也认识到别人的批评反而可以看到项目缺陷所在,于是他提起信心,不论结果如何,仍然坚持完善“快急救”项目。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18年6月,比赛过后的暑假前夕,刘泰辰突然接到学校创新创业中心通知,“快急救”项目得到了肯定,需要提交参与省级比赛的相关材料。他非常高兴,第一时间联系团队成员分享这个好消息,大家决定延期回家,留校整理相关材料,项目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继续乘风破浪。“当刘泰辰告诉我们‘快急救’项目入围省级比赛时,我们非常兴奋。大一大二两年,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身上那种坚毅、不言放弃的精神正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原因。”谈起这次转折,团队成员苏杭感慨地说。
  在刘泰辰的带领下,最终“快急救”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三等奖。与此同时,项目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于2020年6月顺利结题。“永不言弃,勇攀高峰,自然成功。”说起这段比赛经历,刘泰辰为自己和团队感到无比自豪。
  热爱,向着未来前行大学期间,刘泰辰学习成绩拔尖、实践能力突出,对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更是满怀热情。他热爱运动,运动会、长跑比赛上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喜爱摄影,用照片记录生活中美的瞬间;他是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是医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干事,是2017级医学院药学专业1班的班长。
  就在疫情期间,为了完成班级防疫报备任,他将自己的社交账号昵称都改为“赶紧去报备”,希望能时刻提醒大家完成翻转校园等个人健康情况报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了解,药学1班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同学准备考研,2020年8月份返校时,班内同学急于备战考研,需要将大量书籍等物品寄回学校。但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学校不允许快递人员入校。于是,在和老师沟通后,他决定提前一周返校,为班级成员接收快递,数量达到近100件,最沉的一箱书有40多斤,他一件一件为大家送放到宿舍中。“很累但很开心,我收到了许多同学的感谢,我只想为大家做点什么,让大家回到学校能够安心学习,准备考研。”他笑着说。
  在他的带领下,2017级药学一班先后获得了 “平顶山学院文明班集体”、“河南省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他自己也多次获得“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7级药学一班是一个可爱的班级,刘泰辰是一位可爱的班长,他能力突出,认真负责,药学一班由他带领我很放心,也很开心。”医学院2017级辅导员高扬老师说。
  在将近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刘泰辰以不言放弃的执着奋斗为笔,以“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为墨,以笃实躬行的实践写就了一篇拼搏奋斗的华美篇章。谈到对未来的期望,他目光中充满坚定与自信的光芒:“对于未来,我坚定了考研的决心,药物化学是我追求的考研方向,医学院大厅光荣榜上的学长学姐是我学习的榜样。最后的几十天,我愿借平院之光,成我药师之梦。”
  梦想对于别人是在心中,于他而言是在脚下。刘泰辰勇于拼搏、不言放弃,学业有成,笃实躬行,举止间体现着平院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守初心,再出发”,他带着家人、老师的期望,以成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情怀的平院人为目标,在医药研究道路上砥砺前行。 (陈达琦 孙润鹏)
“如果要问我最珍惜的是什么,那便是我在平院学习的日子,在这里,我用成绩证明了自己,以实践提升了自己,我学会了要做知行合一,笃实躬行的实践者,我感恩平院,我为我是平院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和自豪。”2017级医学院药学专业刘泰辰在升入大四时写下这样一段话。
  他学习成绩优异、三好学生、奖学金获得者是他的日常;注重实践,醉心药学,实验室里经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认真负责、勤勉工作,他沉稳自信又善于尝试和开拓;热爱生活,乐观豁达,他待人热情赤忱,做事充满想法与干劲。2020年获得学校2019-2020年度国家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