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无情 教育有爱

——一名90后教师的抗疫教育工作手记





  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我也从“假期状态”直接转入“战时状态”。病毒虽然把我和学生阻隔在千里之外,但电话和网络穿越了时空界限,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抗疫教育工作是用实际行动践行“四有”教师的过程,也是践行育人初心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像我一样刚入职不久的90后青年教师来说,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能够投身终身难忘的抗疫教育工作是一次触及心灵的洗礼,我时时刻刻被我们伟大的国家、英雄的人民和可爱的学生所感动。

       一、疫情来袭,动态信息做精准

       1月23日,武汉封城的消息登上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一时间众说纷纭,人心惶惶。我第一时间在班级群和家长群发布官方最新信息,提醒大家不信谣、不传谣,自觉做网络谣言的终结者,科学防疫知识的传播者。“切记不要外出,自觉在家隔离,密切关注身体状况,确保无恙”这句话,成了我自1月23日以后每天的叮咛;“好嘞老师,保证完成任务”,也是我每天听到的最动听的声音。
  由于疫情发生正值寒假,外出打工、探亲的学生不在少数。对滞留在外地的重点学生,我逐一打电话联系,询问工厂是否停工、在哪吃住、何时回家,一再嘱咐他们要遵守疫情防控纪律。通过一件件小事上的关心,让在外打工的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注和老师的关爱,虽身在异地,也能找到组织,感到温暖。
  1月24日中午,接上级通知要对在校生寒假外出情况进行摸排统计。因时间紧、统计内容多且详细,为了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我在班级微信群里逐条逐项指导学生填写,对统计数据逐条核对,对信息填写模糊、不合规范的同学逐一电话联系进行修改,提前完成了工作任务。
  疫情发生后,学院实行每日报平安制度,需要学生在每天中午12点前完成个人健康情况上报。有些同学因寒假在外打工,白天不能携带手机,于是我在每天凌晨1点多学生下班的时候进行提醒。每天10点,通过辅导员管理系统查看当天信息,逐一联系未按时上报的学生,有时联系不上,就和其家长进行沟通,只为确保学生平安。
       二、新晋主播,线上教学做扎实
       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全国各级学校纷纷开展线上授课,广大教师升级为“网络新主播”。1月底学院通知将进行前期课的线上教学,对于同时讲授两门前期课的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由于线上授课受网络流量、播放平台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为确保线上课程顺利开展,我采用“录课+直播解答”的形式进行,提前近一个月录制授课内容,每门课都在三个教学软件上同时准备,逐个平台上传教学资料。由于缺少专业录音设备,白天录课噪声较大,我就白天制作课件,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再录制。疫情备课期间,共录制2600多分钟的讲课素材,反复修改,反复筛选,只为将网络授课的影响降到最低。
  2月17日,我所讲授的两门前期课按时开课。每次课前30分钟,我都会对本次上课使用的主平台和备用平台进行检测,并将上课链接发到微信群中,提醒大家按时进入授课平台听课。通过“录课+直播解答”的形式,学生可以边看电子讲义边听课,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直播答疑,课后还可以进行回看,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每节课我都按要求及时填写课前问卷,随时接受教学督导人员的听课。
  作为学院第一批线上授课和第一位进行线上公开课展示的老师,我不断摸索建课方法,努力提高线上教学技能,并将经验传授给其他老师。疫情期间,我一共完成两门课程的建课授课任务,录制2600多分钟讲课素材,累积授课时长3600分钟,批改作业7254份,使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没有因为疫情而耽搁。
       三、耐心细致,春风化雨做思政
       猝不及防的疫情发生时,社会上谣言四起。由于学生思想尚不成熟,极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出现恐慌和焦躁情绪。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从疫情开始就认识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每天都与学生沟通交流,既是耐心的倾听者,又是学生依靠的导航员;既给学生传递疫情防控知识,又帮大家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
  在全民战“疫”的过程中,我所在的护理系涌现出一批感人的学生抗疫事迹。2月14日我和同事分别联系学生代表、整理资料,直到15日凌晨5点多完成了近6000字的 《薪火相传,共克时艰——记护理系最美“逆行者”》 稿件,记录了从14级毕业生到19级大一新生等7名同学的战疫事迹。他们有的是救治一线的守门员、有的是联防联控的联络员、有的是社区村委的小助手,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广大学生树立了榜样。
  3月10日上午,我与全校学生一起学习教育部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感触颇深。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体现出的“团结一心、同舟共济”“越是艰险越向前”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进一步丰富、厚实和深化,中华民族从磨难中奋起,在磨难中成长,愈挫愈勇,不断汇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下午,在学习通平台组织学生在线讨论,将伟大的抗疫精神通过云课堂进行传递,帮助大家树立坚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做好特殊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月24日,我给全班每位同学写了 《给学生的一封信》,安抚学生长期居家隔离的焦躁情绪,提醒学生关键时刻不松懈,特殊时期不离家不返校,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会等外出活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灾难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在这次全国上下同心战疫的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时刻牢记育人使命,密切关注疫情信息,精准掌握学生动态,认真制作线上课程、多平台调试教学软件,努力做到“不停学不停课”,是疫情期间广大一线教师日常工作的写照。
  目前,我国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阶段性胜利,疫情防控进入了常态化,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全国各级学校有序开学。9月10日教师节是我系学生返校的第一天,早上我走在阳光明媚的校园,看到久别重逢的学生,顿时觉得祖国的天空真蓝、校园的空气真甜、学生的笑脸真美、我们的生活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