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忆小院
顽劣的秋风,只顾追逐那陌上柳,却一不小心扯破了这盛夏的蝉鸣,在不经意间,习习秋风吹散了我身上仅有的一点温存,猛地打了一个哆嗦,瑟缩着脖子站在操场上,望着天空中南去的大雁,我想到了故乡的土坯墙,想到了生活在这院墙中的曾祖母……
记忆中故乡的土坯院墙在这个时节最是萧瑟,干燥粗糙的墙面被风霜打磨的凹凸不平,走进细看,有的地方已经迸出条条裂痕,透过裂痕能看到墙内“岌岌可危”的小砂石正慢慢地向外抖落;然而,墙角的那抹淡绿色最显眼,因为屋檐瓦片上的雨水滴落加之墙角地处阴凉,青苔久居于此,给人一种幽静的雅致。我想这或许是岁月留给万事万物应有的标记吧。就像曾祖母手上脸上一道道的皱纹,慈祥、安谧的笑容,见证着她所经历的沧桑。
曾祖母今年九十三岁,曾听她讲到这房子是我父亲结婚时盖的。三间土坯大瓦房伴着这个院落三十多年,瓷黄色的土坯墙,深灰色的瓦砾互相映衬着,简单朴实的气质扑面而来。就是这样一个院落曾承载了我父辈的生活和我的童年。三十多年足以让人怀念留恋,这里有我最熟悉的烟火气息,幼时在门栏上写的白色粉笔字已渐渐泛黄但依旧可见,水池边的枣树更加粗壮,像父母温暖厚实的臂膀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院落依旧似以前那样干净整洁,只不过屋檐下被雨水打落的那片地面上的坑洼更深了,像曾祖母深陷的眼窝,给人一种深邃、安详的感觉。
绕过三间土坯房沿着小路来到后院,又是一番熟悉的景致。一片苍翠的小竹林给这环境添染了一丝灵动、俊秀之气,水渠旁一块块菜畦和被翻新的泥土地整齐划一,田垄上种着各种各样的果树,有桃树、梨树、樱桃树、苹果树、杏树、柿子树……幼时,这片天地便是我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乐园,捉迷藏、玩泥巴、摘果子……闭上双眼,回忆早已跃上心头。
秋天柿子红着脸,父亲通常会摘一些柿子放在房檐上,等到秋天霜降,这红柿子久经打磨沉淀便愈发甘甜可口,在一个下着鹅毛大雪的天气,拿一个柿子放在火炉上烤一烤,柿子暖暖诱人的酣香扑鼻而来,扒去一小块皮,冒着热腾腾的香气,吸一口浓糯香甜的果肉,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记忆中的房檐上总是挂满了好东西,有金黄色的玉米棒、火红的辣椒、干瘪的腊肉……处处洋溢着生活的气息。等待着袅袅炊烟从烟囱散漫开来,有股熟悉的清柴香,那是曾祖母在为我燃柴做饭,看着院内曾祖母新搭建的葡萄架,门前一摞摞小山似的柴火堆,望着曾祖母佝偻的背影,顿时感觉这三间土坯瓦房似乎也变矮了许多。或许是因为久别的时光拉扁了它的影子。
勤劳、善良点缀了曾祖母一生,也镌刻着这个院落的一切。春天,土坯院墙上的花草焉然开放曾祖母笑颜如春;夏天,葡萄藤下一把躺椅,一台收音机撑起祖母心中一片阴凉;秋天,沉淀的甘甜让曾祖母心似暖阳;冬天,温馨的小屋为祖母抵御风寒。
安静的院落,因为有曾祖母而更加温馨,即使在久别之后也不会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