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型教学,让思政课“活”起来



 幽默风趣的案例型授课,贴近生活的“小故事”课堂,录柯用自己的方式,让看似理论性极强的思政课堂,释放出无限活力。

      让思政课“活”起来
      录柯打破传统教学方式,把课本中繁琐枯燥的理论,变成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你愿意上课一直听我念‘毛泽东思想’是什么吗?”录柯笑着说:“概论课本理论性知识特别多,我要满堂灌地给学生们讲,他们会觉得无聊,觉得知识量太大了,不但记不住,对知识的印象也不会深。你得先引发学生们的兴趣,抓住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就愿意听课了。”

在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录柯就以“中国第一商贩”年广久为案例。1963年,年广久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出狱后,学会了炒瓜子的手艺,创办了“傻子”瓜子,生意好,引起同行眼红,被举报“安徽出了个叫年广久的资本家”;后来因没有规范的账本,被以“贪污、挪用公款”罪名立案侦查,最终以流氓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故事发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录柯说,年广久经历了这么多大大小小的风波,最能印证,中国的改革开放怎样深入,社会主义体制如何从最开始的计划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体制的。

当然,除了备课时学到的案例,录柯本身的知识储备就很丰富,他本科时期学的是历史专业,硕士学的是法律。“只会一个科目就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把知识讲透,要具备多门学科的知识储备,讲出来的课才会更有深度。”工作之余,他最关注的就是社会热点问题,这让他在《概论》课堂上更加游刃有余。

每次讲授关于法律的内容,录柯都会提前准备一个法律案例,辛普森杀妻案、章莹颖失踪案……学生们听到这些关键词,一个个都坐直了身体、瞪大了眼,就连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也都目不转睛盯着他。录柯讲:“听到‘杀妻案’这三个字时,大家会想到什么?最终辛普森却无罪释放。啥情况,老婆都杀了,怎么还无罪释放?”单单一小段案例引入,就足以吊起大家的胃口,而后把中美两国法律作对比,通过多个层面进行案例分析解读,从而更好地开展课程内容,让学生领悟到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扩展课堂的深度。“我喜欢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一个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和过程给学生们讲清楚。当学生们了解故事后,自己就可以从中得出结论,而不是一味地照着教材,机械式地背知识点。”一个个绘声绘色的例子,一次次新颖的课堂导入,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我的课不存在“躺赢”
      为了提高学生对时政热点的关注度和灵敏度,马院开设的课程上,有“时政聚焦”这个特色教学模块。学生通过了解当前热点新闻,选择热点主题,自主制作PPT,以“热点新闻播报”的形式上台展示。真正将课堂交给学生,将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录柯格外重视“时政聚焦”展示,他要求学生小组确定时政主题后,要先找他沟通,根据所选主题,给予内容引导和建议。学生制作好PPT后,也要先发给他“过一遍”,有时候同一个PPT就要“过”4、5遍。“我给学生们的PPT展示时间是8分钟,这就要求他们的PPT不仅要做得好,还要做得精。这也要求我,得给他们把好关。”录柯重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更重视学生的合作参与度。每个小组展示完,他会让全班同学针对PPT内容提三个问题,再随机挑选一名小组成员进行回答。“时政聚焦的目的是小组合作完成,但这个时候会有学生参与进来了,有的学生没有参与进来。为了避免有人‘躺赢’,让大家都参与进来,提高整体的参与度,我会随机挑选一名小组成员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这也是一种间接检查他们功课的方法。”录柯满意地说道:“在我的课堂上,基本挑选出的学生都能回答出来提问,这也是我想看到的。”与时政聚焦一样,将课堂交给学生的模块,还有“60、40、20”,录柯引导学生通过三代人的对比,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

是老师,更是朋友
      “教师不能只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在录柯的课堂上,他凭借着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获得了一大批学生的喜爱。提到自己和学生们的关系,录柯说了两个字:朋友。“他让我对概论课有了新的认识。”19机械2班董振旺说,这学期录柯教他们概论课,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课堂上的“历史小故事”“新鲜实例分析”“抖音时政热点”等环节总会让学生眼前一亮,成功吸引到大家的注意力,对概论课有了新的定义。“他讲的小故事经常让我们捧腹大笑,是一位特别幽默的老师。每次上完课都会有新的收获,让我觉得人间值得,未来可期。”例如在“邓小平理论”这节课中,录柯首先为他们讲述了邓小平的三起三落,如何历经波折后取得成功。“当时录老师还讲了邓小平同志的三段爱情故事,让我觉得挺有意思,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人生启迪。”

录柯一直认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具备两项技能——第一个是专业知识技能,决定着今后的能力水平和职业发展;第二个是身体素质技能,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开展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录柯酷爱篮球,每天早上6点,他都会在球场打球。一开始,录柯只是在课堂上随口提了一句“大家有意愿的可以早上跟我一起运动哈。”没想到第二天录柯走到球场时,还真有同学来“赴约”。一个、两个、三个……,渐渐地,五六名学生加入进来,每天早上和录柯一起打球,或晨跑,或晨读。也有学生早早准备好了问题,等录柯拿着篮球出现在篮球场向他请教。

8年的授课,让他对思政课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教书育人”也有了新的理解。在育人这条路上,录柯不断探索创新,潜心育人,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