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声,传播热忱

——记全国高校博物馆讲解大赛第一名杨子群

Cache_-19414b10ca7b94c0._副本.jpg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我校作为中国粮食博物馆的承建学校,参与了“第五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暨2019京津冀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展示活动”。参赛选手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杨子群同学,在本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她也为我们讲述了与博物馆讲解的不解之缘。


机缘巧合,为爱发声

“太神奇了!我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才参加了粮博的活动!”杨子群激动地说道。一年前的今天,杨子群陪着朋友来到讲解部,那时的她未曾想过,一年之后的自己将走上全国讲解比赛的舞台。“一开始我只是抱着拿到创新学分的想法来试试看的,没想到居然入围了!”社团学姐的热情照顾、博物馆老师的无私帮助、文物文明的强大吸引……都让她的心态不再“侥幸”,下定决心“一定要带个奖回来!”一张从郑州开往北京的高铁票,开启了这个努力的小女孩不懈追逐理想的旅程。


聚沙成塔,厚积薄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场看似轻松完美的比赛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艰难历程。自诩“没有天赋”的努力型选手杨子群,回忆起参赛准备周期时感叹道:“最痛苦的就是那两周的熬夜了!”要求严格的师高民馆长和心中不服输的劲头都让她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面对挑战,甚至在比赛前夜还在反复修改参赛稿件。比赛之前,杨子群还特意邀请播音专业的刘阳老师对自己的讲解状态进行指导,“不大气、整体很一般”的评价给杨子群泼了一盆冷水,但她没有因此放弃,而是专程跑到河南省博物馆付费请了一位专业的讲解员聆听学习,打通了“没天赋”讲解状态的“任督二脉”,并且萌生了成为一名专业的博物馆讲解员的想法与信念。


落落大方,款款以述

“抽签抽到一号,我快紧张死了!”拿到讲解展示顺序号码的时候,杨子群的压力徒然倍增。戴着“一号选手”的号码牌,背靠着印有“河南工业大学”LOGO的PPT背景,一丝不乱的高盘发、端端正正的讲解服,自信满满的杨子群站在全国讲解比赛舞台的聚光灯之下,从容开讲,“升、斗、斛”背后的神秘故事在她款款地叙述中揭开了面纱。“虽然这次成绩不错,但还是有些遗憾。”由于紧张,开场讲解时的台词有些卡壳,稿件顺序也临时出错,但整体的出色演讲让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一等奖。


满载星光,薪火相传

比赛已经结束,但讲解员传播文化的使命和志愿者传递爱心的热忱并没有在她心中终结。“与其说是我为学校争光,不如说是粮博给了我们志愿讲解员一个机会。”杨子群也把自己的专业技能与收获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其他讲解员。如果把怀有志愿服务精神和讲解梦想的同学比作一颗星星,杨子群希望他们在汇入茫茫星海之前,都能成为一颗闪烁着热忱之火的不凡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