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忠诚与担当


忠诚!什么是忠诚?我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去思考忠诚的意义。牺牲在抗疫一线的合山市河里村村委主任韦忠宝说:“我是党员,不能后退”!在抗疫战场上,韦忠宝用生命中的最后时刻,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践行了初心与使命。“我是一名预备党员,我要在疫情一线践行初心使命,关键时候接受党组织对我的考验,请组织批准!”这是疫情期间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陕西省延安强制隔离戒毒所医务科副科长姬源朴实又庄重的“请战书”。感动之余,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句话“忠诚源于信仰,信仰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人生价值追求使然。”

那么担当呢?什么是担当?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眼中的忠奸善恶是看有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任担当。95后基层干部李欣昀在疫情防控一线接受采访时说:“这是我第一次为别人拼命”,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吴超说:“我们院的老党员冲在前头,率领年轻人进入隔离区,那一刻,我感到了精神的传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代的‘90后’党员以实际行动证明,我们同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那么,我的担当又在哪里?我想说我的担当在于:立足岗位,尽心尽责。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的工作就是思考如何传道受业解惑,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忠诚就意味着担当、意味着对教育事业的担当、对学生的担当、意味着对自己前程的担当。如果学院是一条船,那么我们每一双手就是一支桨,只有我们共同伸出双手,让千千万万支桨一起使劲,我们的航船才能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然而,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一些人对自己所得的待遇极不满足,抱怨、懈怠、冷漠乃至麻木,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绝大多数因素是来自教职员工缺乏献身、忠诚、敬业、勤奋工作的精神,更缺乏身为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主动性。身为学院的一份子,就应该努力克服自身的懒散、消极、抱怨、平庸、碌碌无为,缺乏责任心等缺陷。在今天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我们只有把对单位及职业的忠诚、责任心、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我们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年的凤阳县委书记陈庭元,敢于顶住巨大压力支持农民“包产到户”,敢于直言:“是或非,只能从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来衡量,靠实践来检验,决不能靠报纸的一篇编者按来裁决。”只有对党和人民利益的无限忠诚,才能如此担当改革大任。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和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因此,忠诚是发自内心的自觉理性,是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这就是一个合格党员的意识,而这种意识正体现了一种忠诚,一种至高无尚的敬业精神;就是这份对党事业的忠诚和担当,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拉开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的永城职业学院尤其需要具备这种品质的人。

所以我想说,忠诚,既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行动。不要只认为职工的忠诚对学院来说非常重要。其实,教职工对学院的忠诚受益的并不仅仅是学院,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因为,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的忠诚一旦养成,就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偶尔的几句抱怨,偶尔默默落几滴无奈伤感的眼泪,事后就只当是工作之余消遣时的玩笑罢了,再次投入工作时还是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尽心尽责。

在为陈庭元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敢于担当所震撼的同时,我不禁联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的工作和表现,我在想,我能成为一名领导信任的“担当者”吗?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想说我会的,我会做一个忠于学院的人,忠于单位赋予我的职责,热爱我的工作,珍惜现在的岗位,我会做一个把十二分热情都投入工作的好员工。为了我们的教育事业,为了我们的学院蓬勃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齐心协力,做出一名永城职业学院职工应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