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四哥” 的笑容和“招呼”
忙碌中的郝景全师傅
如果你到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民族餐厅吃过早餐,你一定被“四哥”亲切的笑容和富有律动感的“招呼”声打动过。
那这位大家口中的“四哥”是谁呢?
他叫郝景全,陕西西安人,回族。郝景全在家中排行第四,他们的亲人和朋友们都叫他“四哥”,于是“四哥”的这种称呼也在师生中流传开。
不要听大家都“四哥,四哥”的叫,其实,郝景全师傅今年已经62岁。62的年龄比很多大学生的父母年龄还长,但是郝景全师傅觉得这样叫很亲切,也很愿意听到大家这样称呼他。
从2008年来到西工大民族餐厅工作,郝景全师傅和其他师傅一起负责为师生们提供早餐。这一干就是12年。在这12年中,郝景全师傅每天凌晨2:30就开始工作,准备食材,清洗蔬菜,经过忙碌的4个小时,赶在早上6:30之前将所有饭菜准备就绪。豆浆、稀饭、煮蛋、煎蛋、豆腐脑、萝卜丝、土豆丝、海带丝,还有热乎乎的胡辣汤……四五种稀饭和十几种小菜,色香味俱全地摆放在餐厅的早餐档口,早早地等待着用餐的师生。
这样的工作,平凡、朴实、日复一日,郝景全师傅却干出了自己的特色与风格。早上看到郝景全师傅会和每一位来吃饭的食客进行交流,不论你是不是第一次来吃,都会像和老朋友打招呼一样和你交流。“姑娘早上好!”“帅哥,今天真精神!想来点儿什么?还是老样子?”“姑娘慢走,美丽与你同行。”“朋友来了,要点儿什么?”“卡上钱不够了?没事下次刷也一样,先吃好再说。”“稀饭您自己盛,下面的稠,上面的稀,看您喜好。”
每天郝景全师傅都会用这种饱含热情、充满诙谐的语言,迎接每一位就餐的师生,认真服务每一位顾客,还会留心记住他们的饮食习惯,让美好一天从一顿充满温情的早餐开始。早餐,也许是一日三餐中最为“简单”的一餐;但郝景全师傅却让早餐,成为了一日三餐中最不简单的一餐!
有一次,郝景全师傅发现他的一个老顾客,一位河南籍的研究生,连着两三天都没有吃完饭菜,看上去情绪也很低落。于是主动上前与他交流,才知道他是因为临近毕业,毕业论文却一直无法通过,所以才吃不下饭。郝师傅跟他提出一起出门走走,并在散步的时候不断开导他。之后,这位同学每次再到食堂就餐,郝景全师傅都以适当的方式关心他,终于帮助他走出了思想低谷期。这位同学毕业的时候,他的父亲还来到食堂,专门感谢郝景全师傅,感谢在他孩子最需要的时候帮助了他。
饭菜的质量是第一位的,再好的服务要是没有同样过硬的饭菜质量,也是不会有人来吃的。所以郝景全师傅说“学生都是我的家人,我给自己家人做饭必须用心做。”在饭菜的种类和口味上,郝景全师傅不断地做调整,以便迎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争取把大家的喜好都能照顾到。
郝景全师傅常说“人要干一行爱一行”。“郝景全师傅是真心热爱这份工作,也是真心把来就餐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看待,可以感受到他希望我们在学校里吃好、学好、身体好。”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周欣说。
又是一个新学年的到来,郝景全师傅按照惯例对自己的饮食品种进行细细审核外,他还认真学习了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郝景全师傅说:“欢迎孩子们回家,也非常高兴能看到你们的笑脸……” (记者 司哲 武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