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生态环境学院缘何异军崛起?
这是一种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从西工大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成立(2015年底),到西工大生态环境学院的建成(2019年底),只用了短短四年时间。这个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使命、具有鲜明学科交叉背景、采用PI负责制的综合性研究中心,缘何异军崛起?
以人为本,建设全球科研人才的“理想国”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毫无疑问,人才引进是西工大生态环境学院创建之初的“首要课题”。
四年前,有识之士纷纷“冒险”加盟西工大。是什么让这些知名的专家学者放弃以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和国外优厚的待遇,选择西工大?西工大生态环境学院究竟拥有怎样的“磁场”,又有着怎样的引才理念?
如果说西部的人才政策、西工大人才特区机制是吸引人才的大磁场,那么生态环境学院则拥有着一个独特的小磁场。
一切从零开始,是挑战,更是机遇。王瑞武,西工大生态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2011年中科院优秀青年生命科学家专项资助获得者,2013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5年6日,王瑞武抱着尝试建设新的科研与人才成长环境的心理加盟西北工业大学,作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着手筹建工作。
或许,王瑞武是较早认识到科研评价体系“五唯”的弊端者之一。“当年,我就感觉到应该有人来做一些尝试,在学术评价体系和人才培养两方面,看看能不能探索出一种更科学的模式来。”他说,“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加盟西工大的初衷就是想从零开始,建一个由教授共同体构建的科学理想国。”“来这里,实现你的科学理想。”这是加盟者的共识。理想、情怀、信仰、激情、共同体(教授共同体、学术共同体、科学共同体、人类共同体)建设,是记者与该院老师们交流中听到最多的关键词。
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王文,西工大生态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导,2004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教授,两次主持973项目,是全球基因组研究领域最知名的科学家之一。吸引他前来的,正是相同理念的共鸣。“大家都是抱着理想来的,想找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做科研,能够真正做一些事情。”
推行科学家共同体和学术共同体建设,探索教授联盟制,也正是王文一直想做的事情。当年,王瑞武就合作事宜与王文第一次交流时,王文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能一起做点什么?”这无异于会心后的“拈花一笑”,一切心照不宣。
“鸟栖不择山林,唯木而已;鱼游不择江湖,唯水而已。人才是来实现科学理想的。在引进人才时,我们首先是从对方的角度考虑,能给他(她)提供什么样的平台、空间和环境?怎样让他们迅速成长、把事业做得更好?同时还要让他们快乐地创业,实现共同的理想目标。”王瑞武说。
对此,邱强感触尤深。邱强,西工大生态环境学院教授、博导,2013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7年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打动邱强的,是王瑞武和王文的一句话——“咱们一起来做些事情吧”。“两位王老师都是颇具创新思想、有感召力与影响力的科学家。他们竭诚邀请,打电话,深夜发邮件,并设身处地为我规划发展路径,令我十分感动。”邱强由衷地说,“我就是想做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做有挑战性的事情,这儿正是理想之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生态环境学院正因为拥有王瑞武、王文等这样的伯乐,才发现并引进一批“千里马”的。
如何辨别“千里马”?王瑞武表示,仅看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是不够的。世界上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很多是没有发表论文的,比如日本的田中耕一,只是发了一篇日文的简报而已。在他看来,“原创性”和“学术潜力”才是判别“千里马”的关键所在。
不拘一格引人才,是从“破五唯”开始的。生态环境学院坚持回归科学研究的初心,以多元标准评价人才,避免片面追求“学术指标”,同时采用同行评价以及面试交流考核对人才进行多维评价。创新性采用分类评价机制,“一人一策”针对性考核,做到入职的学术标准不同,岗位与评价标准不同,最大程度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该院正是以多元价值标准引进了一批青年才俊,比如邱强、王宇恒、蔡晶、舒凯、赵广厚、田苖、陈垒、黎文路、王堃、刘晨、陈骥、钟扬权威等。重视年轻人成长并支持他们施展科研抱负的环境,使一批潜力新人像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一批原创性、顶尖研究成果也便应运而生。“想要异军突起,一定要有旗帜。”生态环境学院的旗帜是什么呢?就是面向全球,加大教授共同体和学术共同体建设,希望凝聚一批有信仰、有独特人类情怀的科学家来建设学院,让教授委员会成为学院未来事业发展的最高决策机构。“我们推行这个理念,还希望通过这个理念来凝聚教授,把大家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出来,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学院的中心和主人。”
王瑞武欣慰地说:“四年多的探索实践,实际发展比预想的要好。但,好戏还在后头。”
大师领军+团队作战,打造世界一流的科研和智库中心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大师领军+团队作战”模式,打造世界一流的科研和智库中心,是生态环境学院的建设目标。“我们引进的研究方向负责人,都是有科学理念和科学判断、拥有大格局与高境界的人。这也是领军人才的前提条件。”王瑞武表示,希望今后引进更有竞争力的“将才”,而不只是引进更多的人。“海纳百川,不拒众流,厚待现有人才,引进杰出人才,培育未来人才。”以“高端引领”为导向,积极践行“走出去”“引进来”人才战略,注重“科学引才”和“暖心引才”,以一流的环境打造人才高地;坚持引才育才并重,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科研氛围。短短四年时间,各类人才“近悦远来”。目前学院已汇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近60人(包括博士后),其中“国字号”人才6人。
在王瑞武看来,人才带来的方向就是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将才、有方向,相应的学科就会自然地生长。“只要是顺其自然的天性而动,都是美的姿态的所有者,都可以礼赞。”
目前学院在西工大山水园林式的长安校区拥有1500平米的实验室,打造了分子与合成生物学实验平台、植物基因组学与环境污染物分析平台、生物大数据分析平台、秦岭研究中心等四大科研平台,其中生物大数据分析平台是西部地区目前内存最大的生物数据分析平台。有理论生态学、生物多样性基因组学、进化基因组学、环境科学、系统与合成生物学、森林生物多样性格局与动态等10多个学科方向。
学院实行的是首席科学家(PI)负责制。学院的重大决策由教授委员会和研究方向负责人共同商议决定,研究方向负责人自主确定研究内容、自主决定用人。学院拥有8个科研团队,已形成领军人才提携后学、甘当人梯的良好环境。
学院加速青年人才培养,充分尊重人才的个人意愿,让其能够心无旁骛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大力支持新人与新方向,努力营造自由探索、大胆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宽松氛围,为人才发展创造更优越的空间和环境。积极推进人才项目申报工作,为青年候选人量身定制培育方案,科研资源向年轻人倾斜配置,并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
2016年以来,学院教师共获得校外科研经费2098万元,总经费5707万元(含学校配套经费)。科研项目涵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新进教师启动费、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NSFC(面上、青年、国合)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资助、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发计划、陕西省科技计划国合项目及西工大重大科技项目等。
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创业初心、保持战略定力,聚焦全球科技前沿和创新趋势,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使命,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将生命科学中的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研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探讨生态与环境变化的规律,以及人类的应对策略,为政府、公益组织等提供决策的理论依据;结合西工大传统学科优势,不断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协作,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分析手段,联合全球20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协同创新,取得了重大科研进展。
2016年以来,学院师生以西工大为第一完成单位或通讯单位分别在Science,Science Advances,Na?ture Ecology Evolu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Global Change Biology,Giga Science,MolecularEcology Resources,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Jour?nal of Ecology,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Ecolo?gy,Ecological Indicators,Physical Review D 等期刊上撰文发表研究成果,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和学术影响。
2019年6月,以西工大为通讯作者单位在Sci?ence同一期发表3篇研究长文,并以“反刍动物基因组”为专栏,登上了当期封面。这在中外高校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一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对反刍动物基因组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揭示了反刍动物部分重要特性的基因密码。
在Nature Ecology&Evolution上发表高水平文章,首次揭示了深海狮子鱼适应超深渊环境的遗传基础和机制,并由此解释了脊椎动物适应深海极端环境的机制。
首次研制出可以向细胞外分泌蔗糖的蓝藻,以此为核心打造的蓝藻人造叶片系统,有望为解决人类探索太空、“流浪太空”时的生存难题提供新的思路。
学院取得的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无论在圈内还是圈外,都是相当震撼的。“不仅是顶尖论文冲出来了,还有很多年轻人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一些更精致或者更为原创性的研究,即便论文没有发到顶尖的杂志,但是他们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在科研上也很可能会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来。这个反而是更令我们引以为傲、满怀希望的。”
2016年,依托西工大生命学院招收研究生,至今生态环境学院已招收和培养硕士生61名、博士生
35名。2018年作为主建单位成功申获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其中,博士生林泽山,一作论文发表在Science上;共同一作论文发表在Giga Science上。硕士生张晨州,共同一作论文发表在Science上;一作论文发表在Giga Science上。博士生张小伟一作论文发表在Ecology上。
2020年秋季,生态环境学院将招收首届本科生。“学院将走国际合作办学的路子,聘请全球最好的老师为本科生上专业基础课,着重加强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独立思考与辩证思维能力的培育,着力培养具有人类情怀、家国情怀的科学精英和领袖人才。”“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必须讲求创新。要创新就一定要民主,一定要敢于批判和质疑。”王瑞武在他即将出版的 《自私与理性的终结》 一书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仅以此书献给有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的人,献给我崇拜过并因此批判过的人,也献给正在或即将批判我的人。”这是王瑞武的追求,也是生态环境学院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理念的高度折射。
王瑞武强调说,文化建设和精神引领对学院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生态环境学院将一如既往营造大胆探索、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让学术思想自由翱翔,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文/本报记者 吴秀青 图/田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