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首都 “互联网+教育扶贫” 的一面旗帜——记 “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 双优云桥项目




  受“亲戚”(和田县村民)们广泛爱戴的和田县实验中学教师买买提艾力·阿不都热合曼,是乡亲们家里和地里的常客。教学之余,他会挨家挨户给“亲戚”们宣传法律法规、惠民政策、教育相关知识,还经常慰问孤寡老人,给他们送一些吃的喝的,再帮忙他们收拾一下、干点农活。他说:“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是我儿时的梦想,我看到它能让更多的民族同胞找到更好的工作,尽快脱贫致富,也能提高我们教师的职业能力,让我们读懂更广阔的世界,我很幸福。”热依莱和买买提艾力生活的变化,是许多和田教师成长的缩影。据统计,参与两次培训的132位教师,有123位教师训后成绩较训前成绩有所提高,占比93.18%,平均提高了17.28分,45.45%的老师提升率超过平均值,真正实现了小切口、高效能,通过普通话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变革。
  大力推广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从根本上打破了民族间的语言隔阂与情感障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而且为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创造了社会条件,有效提升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经过两年的探索和试点推进,“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和田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已累计线上辅导33200次,累计辅导时长17592小时,平均每天辅导时长146.6小时,每日同时在线学习的教师不低于120位。项目实现了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全数据记录、全过程跟踪,为每位参训教师提供了实时精准的培训服务。同时建立起远程伴随式专业成长互动模式,促进双方教育智慧协同创生,这既是首都优质资源的远程共享,也为探索北京未来新型师范生培养模式开辟了新道路。项目成果于2020年10月被教育部征集为语用司推普助力脱贫攻坚优秀典型案例,同时入选教育部“第三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并得到了教育部及北京市教委的高度认可。该项目已经纳入北京、和田两地的“十四五”规划,接下来将会不断扩大实施规模,真正为我国推普助力脱贫探索出新路径,做出新贡献。


一朵云、加速度,银川教育实现创新培养与智慧建设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十三五”以来,教育信息化已由起步应用阶段进入融合创新阶段,对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支撑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全区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的核心区域,银川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抓宁夏全国首家“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机遇,以“数字中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办好网络教育”等意见精神为指导,搭建全国性“互联网+教育”沟通的桥梁,构建引领教育改革纵深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致力于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019年7月,首都师范大学与银川市政府签署了《“首都带首府”京银“互联网+教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0年1月,“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双优云桥银川项目启动,开通了北京优质教育资源服务、辐射西北地区教育的“高铁”,驶出了全国“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的加速度。

    该项目包括名校联盟双师课堂、京银互动共读工程、STEAM课程、计算思维项目、互联网+项目式学习、靠谱项目、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项目、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等8个子项目,对银川市99所项目学校1218名种子教师进行了系统培训,共完成线上培训228场次,参训教师34292人次,讨论交流5435万人次。


“对症下药的培训方式让我轻松多了”

    “‘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双优云桥项目让我们既像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又像生活在一个大型的免费教育超市,随时随地获取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最权威的专家指导。最重要的是,先给我们1对1诊断,再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这让我们的提升非常明显!”银川市西夏区第十小学教师康燕欣喜地说。对银川教师来说,每年的培训、教研机会不少,但大多时候都是“培训时热热闹闹,培训后冷冷清清”。教师能力是否有效提升、优质资源是否有效沉淀、专家资源是否可持续供给,这些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银川教育科学研究所李琳老师说:“很多培训都是过眼云烟。”

  “双优云桥”项目组首先为银川市打造了“智慧研修平台”,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两个核心方面,集结专家团队共建了一套教师研修能力体系,教师根据能力诊断图谱,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同时,平台构建了多端融合的研修环境,实现碎片化学习效果,面向教师、学生、教学研究者、管理者四大群体,提供可视化的研修信息发布系统、可视化的学习成果系统、可视化数据驱动决策系统。这样,教师的提升是可测量的,优质资源是永久有效的,专家指导是可持续赋能的。
“90后”姑娘王璐瑶是银川市大塘中心小学的一名数学教师。经验不够丰富的她在教学中碰了许多“灰”,比如一心热血教孩子们速记法,结果孩子们还不懂得灵活应变,学习新知识时频频出错。
  在教学遇到困惑之际,她参加了“名校联盟双师课堂”项目,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主题研讨与教学改进相结合、名校课堂观摩与教学能力提升相结合的研修方式,给了王璐瑶与专家交流的机会。
  她说:“张景斌老师的指导对我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倒逼自己从模仿名师开始,一步步实践、发现问题、寻求答案、解决问题,不断让我的课堂更加深入精彩!”
  银川市实验小学中年教师吴筱参加了“教师信息化水平提升”项目,她最大的感慨就是自己的信息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从之前对电脑的不熟练,做一份PPT课件需要一整天的她,现在2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课件制作,在课堂上也可以灵活利用互联网技术辅助教学了。她说:“这个项目把网络平台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作业布置等,从而实现教学视频共享、协同知识建构、导学导用网络建设等多项功能。”

  银川市阅海小学教师钱贞参与了“京银互动一带一路共读项目”。疫情期间,通过“春华杯悦读乐写”活动,她的学生阅读量增加了3倍。“现在智能书柜在我们的楼道边,学生可以随时借阅,数据还能实时留存记录,配合书柜,我带领学生们参与了项目组举办的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校园书香氛围有了,奖品证书的激励以及动态的数据跟踪,让孩子们主动阅读的积极性增加了,我的教学也轻松多了。”钱老师欣慰地说。


“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妈妈用手机就能看到我的学习表现!”
    “双优云桥”项目打开了孩子视野。通过双师课堂、翻转课堂、STEAM课程、计算机编程课等新型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让专家、名师通过智能平台给与学生针对性的授课和个性化的指导;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阅读活动,让京银两地学生面对面交流、零距离互动,享受创意与竞技的乐趣;通过双优云桥“智慧研修平台”实现京银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情诊断、资源匹配与动态跟进,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
  “我特别喜欢‘21天阅读打卡’活动,它让我养成了每天晚上读书的习惯;暑假的时候,我们和北京小朋友同读一本书,我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三本书的阅读呢。”银川阅海小学三年级7班的郭俏君对记者说。这是“京银互动一带一路共读项目”举办的暑期“同读一本书”活动,像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很多,潜移默化中营造了项目校园阅读文化氛围、丰富了校园阅读资源,开发了本地化阅读课程体系、建设了数据化跟踪评价平台。对数学、科学最感兴趣的银川唐徕回民中学西校区八年级5班的雷雨婷说:“‘双优云桥’项目让我们不再停留在网络表面的娱乐和庞杂的信息中。线上线下的计算机编程课既神奇又有趣,我的数学成绩都提高了;STEAM课程让我的创意转变为现实,像变魔术一样神奇,提高了我的自信心,让我看到了互联网背后的精彩。”

  银川市大塘中心小学六年级2班的田玉娜是一名留守儿童,常年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通过“双优云桥”平台,玉娜的父母用手机就能看到孩子的学习表现。玉娜说:“爸爸妈妈看到我进步了,都会鼓励我,看到我退步了,也会提醒我,我感到他们就在我的身边,我就会更加努力学习知识和本领!”


“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能力图谱!”
    “银川之前在进行‘互联网+教育’建设时,对于如何跟进数据动态,了解各学校的参与情况很费时间,经常需要看大量的文件材料。但是现在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各项数据和进度,实时了解课程资源应用情况,特别高效。”这是银川教育科学研究所柳军老师的感受。
  传统的银川教育系统管理者只注重帮助教师、学生进行信息化转型,但是对于自身的管理渠道、方法却一直举步维艰。“双优云桥”项目组通过“智慧研修平台”动态的数据大屏,助力管理者实时查看师生行为,包括人员概况、能力图谱、活动和课程开展情况等,这让银川“互联网+教育管理”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活力!
  银川希望能真正沉淀下一些优质资源、锻炼出一批精良的教师队伍,实现银川“互联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北京方面的团队老师每一次培训开展前,除了基础调研,还与银川负责人远程沟通交流、确认各种细节,做好充足准备;每次培训结束,也会及时上传总结汇报,项目全部数据可视化、可追溯、可分析。
  教师综合素质能力标准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标准为银川师生制定了“跟踪式”、个性化的能力图谱,让教师和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提升自己,还可以通过多点链接的资源圈,轻松获取更多符合自身需求的资源。同时,管理者也能通过可视化数据及时跟进动态、把握全局、调整方案。

  “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双优云桥银川项目开展实施一年以来,稳步推进,成效显著,在不久前面向一线教师的项目评估中收获98.3%的实施满意率。在推动课堂教学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课堂教学协同创新发展、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已经发挥了奠定基石的作用,助力银川市成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12所学校被中央电教馆确定为“中小学虚拟教学实验校”。同时,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互联网+教育”示范典型,在2020年11月3日宁夏智慧城市博览会银川市“互联网+教育”分论坛上,教育部宋磊司长表示:“首都带首府”银川项目在创新未来人才和未来教师培养模式、丰富中小学课程教学形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打造高校扶贫特色路径,确保帮扶任务善作善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14所部省合建高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统筹人才、学科等优势资源,精准对接贫困县实际需求,举全校之力把先进的理念、人才、技术、经验等落地到贫困地区,推动各类资金、项目、管理等要素向贫困县聚集,探索形成了教育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文化扶贫等具有“高校品牌”的中国特色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都师范大学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发展教育脱贫等一批目标任务,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帮助民族地区改善教学设施设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利用“互联网+教育”手段,依托“双优云桥乐智悦读”大数据平台,实施“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开展“推普项目”,创新推行远程课堂、双师课堂等教育信息化项目,助力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