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死扶伤四十载 伉俪并肩保家国

简短说明
对北邮抗美援朝老战士温元老师进行了专访,展现出了北邮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做出的贡献。


  参军入朝 救死扶伤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身为一名党员的温元老师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军,加入第一野战军三军八师,一方面为在国内志愿军子弟学校和幼儿园上学的孩子诊疗,一方面往返于中朝边境护送和救治伤员。
  鸭绿江上盘旋的不是迁徙的候鸟,是美军的战机;虎山上绽放的不是鲜艳的杜鹃,是崩裂的土砾。温元老师带领着医疗小队穿梭在中朝边境的炮火和硝烟中,构筑起救死扶伤的生命线。为了躲避敌人狂轰滥炸,温元老师和战友们在阴暗潮湿的防空洞中时刻待命,对温元老师来说,每次执行任务时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
  在组织伤员撤离救治时,战士们都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即使负伤也要在战场上战斗到最后一刻,将得到救治的机会让给更需要的战友。身负重伤的战士们即使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也要在回国的那一刻带着笑容。温元老师至今还记得一位战士腿部受伤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截肢手术,可当这位战士听到这个消息时却反而大笑着说到:“正好可以换一双‘新腿’!”在这些勇敢的战士眼里,未来是胜利凯旋的欢呼号角,是久别重逢的乡音故土。伉俪情深并肩作战温元老师和丈夫白鹤经由长辈介绍相识相爱并成为了携手一生的夫妻。当时的白先生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两人结婚后还不到一周,白鹤先生便匆匆奔赴前线投身到解放战争中,没想到这一走就是十多年。白鹤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抗日游击队大队长,后来投身解放战争,参加了太原战役、扶眉战役等,在西北多地辗转参战,西北解放后又马不停蹄地参与到宁夏平凉的平叛剿匪行动中。不久,朝鲜战争爆发,奔赴朝鲜参与作战。白鹤先生1953年入朝,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随部队留守朝鲜,帮助朝鲜守边关和训练朝鲜人民军,人民子弟兵还积极帮助朝鲜恢复生产建设。就这样,白鹤先生直到1958年才回国与家人团聚。
  十多年间,一封封往来于后方与战场的书信传递着一对伉俪战士彼此深深的牵挂,诉说着对祖国安定和平的期望。不忘初心殷切期望1960年温元老师随丈夫调至北京并在北京邮电大学校医院作为儿科大夫工作直至1982年离休。在校医院工作期间温元老师多次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温老师在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救治过无数伤员病患,这双在战场上为战士带去希望和光明的双手也守护了一代代北邮师生的健康和幸福,至今北邮师生还会亲切地称呼温老师一句温大夫。温元老师和她的丈夫从十六岁参加革命,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温元老师说“我从入党的第一天起,就把自己交给了党。先烈为我们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和生命,我和他们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一定要热爱和保卫我们的祖国,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温元老师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关注时事政治,每当国家和人民遇到自然灾害时,温元老师都踊跃捐款捐物,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访谈中,温老师时常用朴素的话语,表达对北邮当代青年把自身成长进步与祖国发展、军队建设结合起来,立鸿鹄之志,做时代先锋的殷切期望。
  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向老一辈北邮人学习,让不朽精神在北邮人当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