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绝望阴霾封锁心灵阳光
10 月 14 日下午,一则韩国女星崔雪莉因患抑郁症在家中自缢身亡的新闻不胫而走。她年仅25岁,风华正茂,本应是有所作为的大好年华,却因心理压力过大而选择走向生命终点。事件令人唏嘘感慨,更引起了大众对于“ 抑郁症” 常态化这一社会现象的深思。
说到近些年使用频率逐渐增加的词语,“ 抑郁症” 首当其冲。所谓抑郁症, 又被称为抑郁障碍,抑郁症患者往往会表现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从最开始的情绪消沉, 再到悲痛绝望、 自卑抑郁,最后甚至会悲观厌世,决绝地走向自裁之路。它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久的演变,是一个饱受煎熬的过程,其形成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精神刺激、心理压力,还是其他种种消极情绪的累积,都可以成为抑郁症形成的 “ 导火线” 。
以上述提到的女星自杀事件为例,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年轻的生命落入泥潭的原因。该女星生前曾多次在某社交软件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照片,却频频遭到一些反感她的网友的抹黑与中伤。这些数不清的细小的恶意使她变得敏感而抑郁,最终选择了用如此决绝的方式与世界告别。值得一提的是,其生命陨落后,针对她的网络暴力却霎时停息,取而代之的是铺天盖地的感叹与惋惜,那些以言语为刀刺伤着她的心灵,导致她抑郁的“ 刽子手” ,都在一夕之间变成了世界上最善良的“ 大圣人” 。
事实上,不仅仅是演员、明星等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人群受到抑郁症的威胁,社会大众也都面临着这种心理问题的困扰。放眼当下的在校大学生,也正在被这种抑郁心理的苦恼所威胁着。据近年来的统计,大学新生中存有抑郁症状的比例为 17%,大学生中有严重抑郁的占 14.7%。特定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抑郁心理的产生原因更加多样化——学业的压力、集体的排斥、家长的高期待?? 这些都有可能使得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内心郁结消沉,最终走向歧路。
因此,在此“ 抑郁症” 常态化的形势下,学会分析抑郁症产生的原因以及针对原因找寻恰当的缓解方案是很有必要的,必须得到大众及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国家应适当加大对于研究与治疗抑郁症等心理问题项目的支持力度,号召人们关注自我与身边他人的心理健康。让人们了解只注重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灵内在问题,是将外在与内在的和谐统一抛弃,结果只能二者兼失。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工作,积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在学生迷茫时给予恰当的指点,以防学生一时想不开而做出错误选择。
而对于已经患病的那些抑郁症患者,我们又能提供哪些帮助呢?首先,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及时就医, 寻求专业的治疗和指导。但事实上,除了遗传造成的病症外,很多非病理性的抑郁症并不是疑难杂症,它只是患者心灵上布的一层薄霾,需要他人给予温暖与理解去驱散。曾有人评论提到,造就抑郁症患者内心敏感、消极的重要原因是:“ 黑暗里待的久了,就会害怕阳光。” 所以面对患者时,我们不妨摒弃“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的冷漠态度,而是做抑郁症患者封闭内心的 “ 卷帘人” ,为他们掀开严密包裹着的内心世界,让温暖的阳光照射进他们的心灵,融化内心上的坚固冰雪,感受身边的温暖,重拾起对生命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期冀。
尽管“ 抑郁症” 是当今社会常发的病症,“ 抑郁症” 常态化将是一个严峻而长久的社会问题,很难从根源上得到根治和解决,但作为平凡大众,亦能尽些绵薄之力, 那便是去成为一缕 “ 阳光” ,多多关注并温暖身边情绪持久消沉,甚至于已患抑郁症的人群,用爱、关怀与奉献让这个社会更加光明。不要让绝望阴霾封锁心灵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