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要 “自找苦吃”

——读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系列专题报道有感

《中国青年报》推出的《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专题报道,记述了习近平同志和大学生、青年朋友们交往的点点滴滴。在和年轻人的交谈中,他多次提到“年轻人要找‘苦’吃”,并且结合自己上山下乡的插队经历,讲述“吃苦”对年轻人是很大的锻炼和教育。比如,当年就读于厦门大学经济系的张宏樑回忆,习近平同志多次对他强调,年轻人要“自找苦吃”;当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的戴文渊回忆,习近平同志在一次座谈会上和参会青年脱稿讲了很多“掏心窝子”的话,其中一条就是“要找‘苦’吃……现在的年轻人生活条件优越,是幸福的一代,还是要给他们一点儿挫折教育,让他们到艰苦的地方去找‘苦’吃。”

回顾习近平同志的青年时代,“自找苦吃”是习近平同志的切身感受,也是肺腑之言。“自找苦吃”对当年的大学生张宏樑、戴文渊们的人生之路产生重要影响,也对当代青年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和三十多年前不一样了,物质丰富、生活富足,年轻人还需要自找苦吃吗?答案是肯定的。吃苦,并非只是肉体受折磨,它更多地培养人们在面对苦难、战胜苦难时所需要的精神———“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奋斗精神,“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精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担当精神,“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乐观精神……这些精神,是青年成长成才必备的素质。

年轻人如何“自找苦吃”、培养吃苦精神?我们从习近平同志的青年时代中寻找答案。

年轻人要敢于吃苦,这是培养吃苦精神的前提。面对条件艰苦的外部环境,面对似乎难以攻克的工作难题,面对屡战屡败的挫折困境,是偃旗息鼓退缩不前,还是迎难而上咬牙坚持?当年,不到16岁的习近平同志初到梁家河,面对生活环境的巨大落差,他很快以正确的态度勇敢面对苦难,主动融入百姓,脏活累活抢着干,先后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成为农民眼中“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的“好后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多年艰苦生活的磨砺,培养了他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也让他以后能够毫不畏惧面对工作生活中的一切艰难险阻。习近平同志面对苦难的态度告诉我们,只有不怕吃苦、敢于吃苦,才能战胜短期的困难,更能收获个人的成长。年轻人要向习近平同志学习,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勇于吃苦,为人生积累难得的经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年轻人要乐于吃苦,这是达到吃苦目的的保障。吃苦是过程、是手段,不是目的,吃苦的目的是获得成长。只有自始至终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艰苦的环境和艰难的工作,才能一以贯之坚持到底,在磨砺中提高本领、升华精神。在回忆陕北插队的经历时,习近平同志曾说,“我只是开始时感到惨,但是当我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活得很充实。”在正定时,他每天除了忙工作,就是抽空读书,吃的常常是馒头就酱油汤。大家都认为他“太苦了”。但他坚定地说,“不,这样的生活,是我自己寻求的。”青年习近平同志怀着对事业心无旁骛的追求、对理想自始至终的坚持,全身心投入工作,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年轻人要向习近平同志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以乐观投入的心态一心一意朝着目标前进,把苦难当成实现梦想的垫脚石,当成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的磨刀石。那么,遍地荆棘也会鲜花盛开,吃苦之“苦”就会转化为收获之“乐”。

年轻人要善于吃苦,这是通过吃苦实现成长成才的关键。有了敢于吃苦的精神、乐于吃苦的态度,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显然不是,关键还需要有善于吃苦的能力。吃苦,不是蛮干、瞎干,而是不断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锤炼本领,学思用结合的过程。在梁家河时,习近平同志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开办了铁业社、缝纫社、代销点等,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带领村民打淤地坝时,他请来县上的水利部门,科学计算、精确测量,按标准施工。在正定,习近平同志推出“人才九条”,充分借助外力外脑,为正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吃苦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人安于苦难,踯躅不前;有的人立志用智慧和汗水战胜苦难、改变苦难。年轻人要向习近平同志学习,把苦难当成人生的课堂,在改变苦难、攻克难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练就过硬本领。

(作者系我校党群工作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