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师范大学生“教资”考证:切勿“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近年来,大学生考证热现象在高校中急剧升温。特别是教师资格证倍受非师范类学生亲睐。根据媒体报道,自2018起,“教师资格证热”一直高涨。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国考报名人数共有260万。2017年,数据为410万人,2018年达到651万人。而2019数据将近1000万人。(2019年10月28日《新京报》)
一直以来,“考证”是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热门话题,教师资格证考试逐渐成为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必考证”,在非师范生中激起了一股“教资热”。在“热”的当中,高校教育管理者,有责任提非师范大学生要理性对待教师资格考试,切勿“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盲目考证是对时间精力的浪费。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多个证书多条路”,于是盲目跟风考证。于是什么证都要去考,不分时间阶段去考,不从兴趣、愿意方向去考,不从工作就业出发去考。但客观上,一个人的时间、精力和经济都有限的,这难免与自身专业相冲突,给学习生活造成额外的负担,由于考“教资”而花大钱参加各种辅导班、花大把时间备考甚至耽误校内考试,认为“证书多多益善,考试只求过关”,这是本末倒置。
证书不能证明实际能力的提高。大部分“考证”只是学校学习知识的延伸,大学生考证热在客观上说明大学生对能力的外在表现的认识有了提高。一个人的能力提高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知识积累过程,社会大众对教育有越来越高地期待,教师职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的能力不能靠一个考证的过程来达到的,更不能不能靠一纸证书来证明的。只有提高综合能力,才能最终被社会所认可。
“考证热”是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当前大学教育很大程度还游离于产业之外,不少高校还简单停留在仅仅完成教学任务上,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很难马上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大学生希望能获得更为切实有效地知识,以便更为顺利的进入职场。教师资格证书只是进入学校的敲门砖,学校最终看重的还是教书育人的实际能力。大学生只有真正提高自身能力和素养,才能具备竞争活力,放下证书背后的焦虑。
当前,国家鼓励非师范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学或者职业学校任教,推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全国统一考试,为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任职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非师范专业大学生,只有坚持专业学习优先,明确职业规划,在学有余力之时尝试学习专业对口,实用性强的课程,考取相应证书,夯实专业基本功,切实培养一专多能,这样做才会利于我们累积求职优势,还能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才不至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