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大考中上好【三堂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疫”。这场全民参与的斗争,用无数鲜活生动的人和事,给青年学子上了三堂意义深刻的思政教育课。
  上好爱国主义教育的硬核课。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已不是当年的中国。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同心协力,谱写出一曲曲共克时艰的“战疫”之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再度挂帅,心怀家国勇担当;57岁身患渐冻症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冲锋在前,率团队夜以继日战斗在抗疫最前沿……令我们泪目的,还有众多按上鲜红指印“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白衣天使们、为火神山雷神山通宵鏖战的“小小黄”“蓝忘机”、从天而降“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人民子弟兵、为疫区默默奉献“你贵姓啊?”“中国人!”的志愿者们……同担家国责任,同当家国情怀,同献中国力量、同享中国骄傲。岁月静好,因有人负重前行,现世安稳,必有人逆风领跑。“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在这个非常时期,个人与家国一体,血脉相连,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共同上好这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
  上好令人敬畏的自然辨证法金课。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千百年来,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对抗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甚至一度狂妄地认为人类可以主宰自然。2003年的非典伤痛还未忘却,新冠病毒又再次肆虐。在惨痛的教训面前,我们必须要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并不是我们可以随意践踏的,人类也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敬畏自然,敬畏生命”这不仅是书本中理性的字句,更需要我们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保留一份“沙鸥相对不惊飞”的小心翼翼,从保护野生动物、拒绝野味、随手带走产生的垃圾、自觉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等小处时时做细做实。只有敬畏自然,我们才能活得自然,只有敬畏生命,我们才能看到生命的绚丽。
  上好承担社会责任的人生大课。当前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防控形势复杂严峻。本着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任何人都不可掉以轻心。在这非常时期,要听从党和政府的号召和要求,科学做好自身防护、杜绝不必要出行;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要自觉服从安排,未得到学校通知前不返校,主动配合学校每日信息排查,如实向辅导员老师报告个人信息。做好这些,就是对他人生命安全的负责,就是在承担社会责任,为“战疫”决胜作贡献。“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广大学子更好地用实际行动诠释惟青春与梦想不可辜负,合理安排假期,依托网络学习平台,多读多学砥砺品行,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陶冶情操、增加才情,改进思维、增强哲学思辨能力,明是非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格,为将来能够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而努力提升自己。“坚韧不拔,从容不迫,用成长的足迹踩踏灾难,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期待重逢,在春暖花开的校园、在阳光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