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祭:让不灭的记忆与我们同行

               铭·祭:让不灭的记忆与我们同行

本报讯  2020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83周年,12月13日即将迎来第七个国家公祭日。在这特殊的日子里,12月11日,苏大校园内开展了一场特别的思政课。文学院90名大一新生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从教室搬到了苏州大学博物馆,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观看了最新展出的“纪念东京审判宣判七十二周年图片展”,并且聆听了一堂东吴法学人参与东京审判故事的特别讲座。

宽阔而肃穆的展厅内,高大的展板错落有致地树立着,一幅幅黑白相间的老照片在聚光灯的照射下被雕琢得愈加鲜明,向前来参观的师生们无声诉说着一段意义重大的历史。一幅幅审判现场图片、一段段详实文字,仿佛把师生们带回到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深切感受到那场历史审判的惊心动魄。

东京审判是对日本战犯进行的一次国际性审判活动,也是一次彰显正义、惩罚邪恶的重要审判。8000余件证据材料、数千名证人的证言、数千万言的庭审记录、英文速记记录长达28412页、多种语言相互翻译……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这场正义审判旷日持久的艰巨。

中国代表团以国家的名义,在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展开了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他们以大无畏精神,战斗于无形硝烟,不负家国众望,用生命和尊严捍卫使命,在国际法庭上发出中国的正义之声,最终惩戒了侵华战犯,取得了中华民族在外族侵略史上的第一次胜利审判。

“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东京审判的中国代表团17人中有10位来自东吴大学法学院。”听着讲解员的生动解说,同学们久久驻足于展板前,对东吴校友不畏艰难、维护正义的精神钦佩不已。

苏州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钱万里老师对东京审判中的校友校史开展研究多年,随后他以《东京审判·正义的审判》为题,为同学们生动讲解了东京审判过程中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

倪征

“这段历史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和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我们牢记历史悲剧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回望历史更不应该滋生起对一个国家和民族仇恨,而是激励青年学子勿忘国耻、吾辈自强。”本堂课的教学老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范敏华介绍说,课程内容进行到抗战阶段时恰逢国家公祭日,正巧得知博物馆有关于东京审判的图片展,而东吴大学校友对东京审判作出了杰出贡献,于是想到把思政课堂搬到教室外,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同学们更真切地感受那段历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上完这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同学们纷纷表示,重温历史、感怀初心,在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召鼓舞下,将以更高昂的姿态,更坚定的信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的磅礴力量。

日前,电子信息学院19通信2班团支部、党支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的同学们也先后来到了苏州大学博物馆参观“纪念东京审判宣判七十二周年图片展”,开展主题活动。

 (杨舒婷  郭怡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