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民族体育“组合拳”
——写在淮师体育学院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之际
打出民族体育“组合拳”
——写在淮师体育学院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之际
王新鑫 吴虞 刘志瑞
国旗飘扬,管乐轰鸣,淮阴师范学院第二十三届田径运动会上,生命与运动交相辉映,淮师儿女的青春与活力独特绽放。体育运动的繁荣,催生了累累硕果,学校不仅在传统体育项目上成绩斐然,也在民族体育运动上容光焕发。
10月,江苏省政府“2020年全省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上,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这荣耀的背后有多少故事,就有多少汗水与心血。木球、蹴球、摆手舞、竹竿舞……这些听着古朴的运动,在淮师的年轻面孔中展现出新的生机和风采。
从零开始 展民族体育运动风采
民族体育运动中的摆手舞极具挑战性,集舞蹈艺术与体育健身于一体,傅建霞与其他几位老师一起担任摆手舞教练工作。这几位老师在此前也从未接触过这一项目,老师们形成团队,从零开始,相互摸索相互学习,反复观看视频,一帧一帧地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练。由老师教授给同学,又由同学传授给同学,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形成1800人在场上共舞白蛇的宏伟场景。老师说:“参加表演的同学有土家族的学生,她们听说要跳摆手舞,都十分激动,为这场表演忙前忙后,积极分享自己学习的心得。”
有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极具艺术性和感染力,例如土家族的白蛇舞、京族的竹竿舞等等,恰好促成了体育与艺术的有机结合。高彩暇老师作为竹竿舞的指导老师,在初学竹竿舞时曾有排斥心理,但经过自己的坚持与努力,将长达4米的竹竿舞得浑然天成,宛如一体。因为竹竿的长度与重量,练习中曾经多次打伤、绊倒训练中的同学们,眼泪在眼中打转,但她们咬牙坚持,最后呈现出活泼灵动的竹竿舞。
师生同力,助体育文化迅速发扬
体育学院1702班的陈镇于2019年5月参加木球队,当时他是队里唯一一名汉族学生。木球的无限奥妙,使他对木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与曲棍球相似却又不同,它分为大角球和小角球。寻找最合适的发球角度,用一拍还是两拍打进门,这些都要细细研究,多次练习与尝试。木球队的生活不仅让陈镇同学在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中得到了历练,还让他收获了与新疆维吾尔族同学亚库普的深厚友谊。
木球队教练张清江老师介绍,木球有很大的危险性,运动员十分容易受伤,一旦受伤便不是小事。作为江苏省首支木球队,在参加第11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时,两位同学杨金、余沅松在比赛时不幸受伤,手臂被木球打伤,被救护车抬下场。休息了一夜,这两个同学第二天又坚持上场了。
说到此时,张清江老师泪满眼眶,“这些孩子真的很让我骄傲,我真的很感激他们,他们是非体育专业学生,却能和别的专业运动员媲美。在我心中他们是最优秀的!”
学校也十分重视木球队的训练工作,暑假期间,校院领导还为正在备战比赛的队员们送去水果与凉茶。张清江老师表示,带队比赛,宣传学校,促进民族团结,是最好的体育文化融合剂。
多方融合,促民族学生融洽相处
体育学院利用体育项目作为媒介和桥梁,使得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与传统体育项目相结合,增进了各民族学生的团结。人人都能从运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不仅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促进了学校开展教学改革。
体育学院1702班的王梦云是一名汉族学生,参加了传统体育项目蹴球队。蹴球队队员来自多个民族,在蹴球队和其他民族同学相处的过程中,虽然各民族之间互有差异,但为学校争光的心愿一致,队员们在磨合总不断成长,在训练中慢慢熟悉。蹴球比赛,有个人赛和双人赛两种形式,比赛时,王梦云同学与队友四人在结束自己赛程后,便会马不停蹄地来到正在比赛队友的身边,给队友加油打气。她说:“团体和谐互助给我带来的力量,让我印象很深刻。”
物电学院1703班的亚库普,是来自新疆和田的维吾尔族学生。他说:“我曾经在家乡接触过木球,木球是由回族青少年放牧时‘打篮子’‘赶毛球’活动演变而来的,能在这里接触到家乡的运动,我十分惊喜也十分骄傲。”
无私奉献,暖民族学生大家庭
葛宁老师首任木球队教练,当初准备去青岛学习木球训练方法时,在机场候机突发轻微脑梗晕倒。院领导让葛宁老师回去休息,但葛宁老师在心中暗下决心,等到身体好转,要继续回到木球队。尽管最终服从学校安排休养身体,但葛宁老师还是说:“我觉得很可惜,非常遗憾。”之后的日子里,即使不再担任教练,葛宁老师仍会去训练场上观看木球队的训练情况,一直关心着木球队的队员们。
纳入课程,建体育运动大格局
课程建设是民族体育融入的有效载体,学校积极创新完善体育课程体系,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体育学习要求。在学校音乐学院舞蹈学专业学生中开设健身气功公体课,在全校学生中开设舞龙公选课等,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民族体育元素有机融入学校体育课程之中,取得良好反响。
2016年学校获批“江苏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民族健身操比赛获第三名。2016年还荣获全国高校健身气功比赛乙级组第三名。2017年,在欧洲荷兰举办的世界健身气功比赛中获九个一等奖。2019年,获得江苏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蹴球比赛男子双蹴第一名、女子双蹴第二名、混合双蹴第二名。体育学院还荣获全国师范生体育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淮阴师范学院业已形成体育文化大格局,多民族合作、全民族参与,民族体育事业在淮师愈加繁荣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