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6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将全民阅读工程列为重大文化工程之一,全民阅读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图书馆作为学校的地标性建筑和文化高地,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是拓宽知识、滋养心灵和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引领阅读是实现图书馆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东南大学图书馆连续举办十一届读书节活动,打造了多项“有内涵、有温度、有品牌、有文化”的阅读活动,彰显东南大学文化育人特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丰富文化育人功能!
  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东南大学图书馆选择这一天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开课暨第十二届读书节启动仪式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场合讲话时引用《诗经》,称其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深入学习《诗经》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实意义。东南大学第十二届读书节以“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为口号,重点推出风雅颂·诗经系列活动,引导师生深入阅读经典作品,减少“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等行为,并通过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坚定文化自信。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行)。”关于读书,关于《诗经》,东南大学的青年学子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们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和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记录在浩瀚如烟的书籍之中;《诗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在“世界读书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倡议卓越大学联盟全体师生踊跃参与“风雅颂·诗经”共读系列活动,共盼阅读春天的来临,期盼师生沐浴中华文化之风。
  一个民族具有热爱阅读的追求与渴望,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让师生们穿越时间,跨过空间,在共战疫情的同时,创造一个读书的春天,开启精彩难忘的读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