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奋斗,不青春
书桌前的电脑屏幕明明灭灭,倒在一旁的历史书被风吹动,黑白的文字如波浪汹涌,一帧帧定格的画面被染上颜色……
学生罢课、工人阶级罢工,他们的身影遍布在各个角落,分发传单,发表演讲,一声又一声的“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钻入耳里,席卷全身,烈火焦灼的味道似乎也冲破了屏幕,弥漫在狭小的房间。
1919年的呐喊震醒了沉睡的东方,那是一群可爱的人在古老生锈时代的罅隙中高颂爱国与信仰的主旋律,以不羁不绝的救亡图存的热情点燃了属于他们的五四“火种”。
皓首回眸,点点星火在莽原明灭。百年前,五四精神在灰暗的夹缝中挣揣,在百年前斗士的前行中野蛮生长。五四精神,是在凄冷暗夜里忧国忧民的使命感,纵然于天上看见深渊,纵然于一切眼中见无所有,鲁迅仍饱含热泪,不堕希望,呼吁人民发扬踔厉,助邦国兴起。五四精神,是在山河动摇之时我将无我的奉献精神,方国满目疮痍时,竺可桢只道“翼以所学报祖国”,摒弃美优渥待遇,毅然归国,奉献毕生所学,倾心国家建设。五四精神,是开拓创新的坚定意志。封建思想夙婴国民,胡适之以笔为刀,披荆斩棘,坚持自由民主,为中国开辟了平民化的道路。
五四精神如一束光穿透了时空的重重阴霾,仍然明亮而无所畏惧的照耀在我们当今的时代,亦如一柄长剑,刺破丑陋黑暗的高墙,仍然强大而勇往直前的坚守在我们心底。
100多年前,是他们,那群先进的知识青年,高举青年之火,捍卫微笑而执着的光明。100多年后,亦有逆行者不畏流血不惧流言不停奋力奔跑下去。
2020年的春天,4.2万名医护人员放弃春节家中的欢聚,朝着同一目的地前行,驰援武汉,而其中重疫区便达1.2万名中国青年。他们正值青春年华,为了防控疫情,他们卸下了妆容,他们剃去了头发,他们戴上口罩,他们披上防护服,化身成为了披盔戴甲的战士,他们在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来保卫祖国,捍卫人民!在他们身后千千万万个中国青年们也纷纷站起,他们在城市中来回穿梭无偿送餐;他们站在城市的前方守卫;他们在雷神山、火神上山的建设中挥洒汗水……
“五四精神从未在岁月中流变,一起生命的温度,民族的精魂,流淌在华夏大地纵横伸展的每一支血脉中,在嬗变的历史中呼吸、跳动、奔腾、永不止息”。
我们正值少年青春,应不负使命,传承五四精神,肩负时代炬火,大胆的去走自己的“夜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弯道也有直路。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
望今我少年,横冲直撞,不畏远方,前途似海,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