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科学编制学校“十四五”规划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这些阐述,对于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教育质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科学编制学校“十四五”规划,就是要全面深入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上率下、上下联动,把学习领会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到工作中、落实到人,在对标对表中把握全会部署的实践要求,对照全会精神,在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找准差距,按照新发展阶段对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作风建设、防范风险等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学习宣传贯彻的实际成效凝聚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科学编制学校“十四五”规划,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铸魂育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广泛开展劳动教育,重视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科学编制学校“十四五”规划,就是要切实服从服务于新格局构建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树立全局是目标、变局是环境、格局是战略、布局是配置、破局是动力的理念。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立足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需要,提升学校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
科学编制学校“十四五”规划,就是要在全面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在认识上找差距、工作上找短板、措施上找弱项、落实上找问题,积极谋划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联系实际、务求实效,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推动学校持续、科学、健康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