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阳光里流淌
爱在阳光里流淌
我知道,不是我选择了教师的职业,是教师的职业选择了我。于是,在从教的生涯一开始,对这份工作,多了份敬重,少了份挚爱。这样的人生际遇,让我总默念《传习录》中的一段: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是《传习录》上王阳明阐述“心外无理”的言语,是刚上班时,不满意这份职业,我对前辈吐槽抱怨,他背给我听的。那天阳光很好,乡村学校的门前的沙枣树发出沉醉的香。前辈是个老年辈,姓沈,还有2年退休。他推荐我看《传习录》,并对我说,你会明白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无论身在何方,你都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看你选择要光还是要暗。当时的我只是听着,并没有把王阳明和他的话融入午后暖暖的斜阳里,一起装进心里。缓缓地,走在村小的小操场上——操场边有五六棵小树——任春天午后的阳光,透过枝条,斑驳在我的脸上,那点点阳光隐隐暖暖我冷却的心。于是,因为阳光,我给前辈发微信说:我会好好爱我的学生们。他追问:那你的职业呢?我哑然。
入职之后,我收拾精神,履行着我的偌言,好好爱我的学生,但依旧无法爱我的职业。凝视它,我有太多的不满;靠近它,我有太多的疑惑;拥抱它,我更有了太多的寒冷。于是,我总在午后去找阳光,独自一人穿梭在几棵小树下,回忆着多年前我的怀想。繁花,掌声,阳光,爱情,它们在我的故事里孕育,在我的激情里盛放。“叮零零”,一声上课铃声将我拉回现实,我将在这所平凡的学校度过我所有平凡的日子。
那一日,我又躺在暮色斜阳里,迷糊中看见迎光而来的笑脸。我诧异地翻身坐起,没等我开口,那个调皮的孩子就说话了:“老师,你好悠闲呀,我们一起去小树林玩吧。”其他同学也七嘴八舌地说着:是呀,是呀,我们带你去小树林,那里漂亮极了。他们说着把我拉了起来。我好奇地问:“学校还有小树林?”瑞——我班的班长,急忙给我这个新老师介绍:“就在操场边上,老师跟我走!”走到操场,我才明白原来他们心中的小树林就是那五六棵不起眼的小树。我好奇地凑过去:“这是小树林?”在我身边的孩子们并没有听出我语气中的不屑,齐声说:“是,这就是我们的小树林。老师,我们捉迷藏吧。”他们的脸上格外的激动。我突然明白了,这在他们心中的确是小树林。对,这五六棵小树就是小树林。“同学们,老师要来抓你们喽,赶快在小树林里藏好。”
记忆在这里,成了一匹锦缎,在阳光下,如一片流云缓缓地舒展着。我的心告诉我,这不是几棵聊胜于无的小树,这的确是一片小树林,随后的数个春夏,我们就有了无数个这样的记忆——春天我们一起看鸟儿筑巢,初夏我们一起做游戏,秋天这里是读书的午后,冬日在雪地上印上我们的手印及脚印,每一个季节,都能让我找到心中的阳光,把一些在阳光下流淌的爱的诗句记下。在诗的开头,可以看到孩子们大笑的样子。
又一日,某个假期的第二天,阳光好的出奇。我循着阳光胡乱走在想不起名字的马路边,独立一人到小镇工作的我顿时有一丝孤独。在小镇,我没有亲友,除了最熟悉的学校及几家超市,我再也找不到可以去的地方,倘若我想再走远一些,非得用上导航不可。我走走停停,停停看看,用力地记下每一处街角,假装我本就熟悉这里的一切,假装我只是刚回到小镇的青年。是呀,我只能假装,因为这里的街角都让我陌生、不理解、不适应。在这里,我永远无法听到“小明,什么时候回来的”式的问候。这里是他乡,四周熙熙攘攘,我在中间安安静静。
不知从哪个角落传来一声问候:“小明老师,你怎么在这里?什么时候来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惊喜,声音中夹着几分甜蜜。正在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梳着马尾的小女孩又发出一句:“小明老师,你怎么在这里?”我疑惑道“你认识我?”小女孩自信的说:“认识,你教过我呀。”我微微一笑:“我是教四年级的,你几年级的?二年级?”小女孩着急地说:“我是一年级2班的,上上个月我们老师请假,你给我们代过课……”
记忆中,我们聊了很久,小女孩姓夏。那是一个美丽的下午。我惊讶于小女孩的记忆力,我只是随意地给他们代了节课,她竟能在两个月后一眼就认得我。小女孩活泼开朗,非常健谈,我沉醉在她带给我的友人世界的氛围里,用心倾听她讲老师的故事,我突然明白:她认出我并不完全是她的好记忆,更多的是在她心中,我是她老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让她记住了我,让她认出了我。
我想,在这个小镇中,还有很多像小夏一样的孩子,哪怕我只是临时的给他们上了一节课,他们也会在每一个街角与我热情的招手问好,因为在他们心中我是他们的老师,没有起始时间,也没有终止时间,我本就该是他们的教师并且将一直是。
无论身在何处,我都可以拥有我要的,只看我心如何选择。我热爱我的学生,珍惜与他们共处的每个午后,我知道数年后他们会离我远去。我热爱我的职业,敬畏她给我的标签,我知道“教师”两字将与我永远融合在一起。我也热爱这个他乡即故乡的小镇,里面生活着我爱的学生与我爱的职业。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