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举办无偿献血活动








  11月21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为期4天的无偿献血活动圆满结束。共有1617名师生成功献血,共计56.74万毫升,比2019年同期6天采集量增长36%,创学校单次献血人数和献血量新高。近日天气骤变,气温降至零度,4天采血期内有三天在下雨,但并没有影响到同学们奉献爱心的热情。每天上午不到10点,同学们就早早地集合排队,等待献血车的到来,在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组织下,他们有序献血,一直持续到下午结束。
  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此次献血工作的志愿者们,据她们介绍,此次献血活动的口号是“热血战疫,用爱心为生命加油”。今年新冠疫情是在非典之后传染人数最多传播范围最广的一次疫情。疫情死亡、感染人数也是让人触目惊心。开展此次活动是帮助青年人树立关心社会、服务他人、乐于奉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对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记者看到献血车前排满了前来献血的同学,大家都想为此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前来献血的同学按要求先填写自己的基本信息,然后工作人员对其身体状况进行检查,以确保献血的规范性。符合献血要求的人可以在车前排队等待,然后按秩序上车。据志愿者介绍,此次献血活动有一千多个同学报名,只有一上午的时间就有四五百名学生前来献血。志愿者表示主办方会在同学们献完血之后赠送一个精美的小玩偶,以示赞许。
  
献血进行时 雨中不减大爱
在进行献血人员的采访过程中下起了小雨,但是依然没有减少同学们的热情,献血车前队伍依然很长。关于为什么要来参加献血活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田逸轩告诉我们,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想为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样,来自基辅学院的黄永锦与徐铭慧,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她们说,其实去年也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因为年龄受限而没有实现。今年一有机会便直接来到了这里。被问及身边人的看法,她们说父母和朋友都非常支持。为社会贡献力量,是每个青年人内心最崇高的理想。
  当然,我们的献血活动也是秉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据采访人员介绍:一周内患有感冒和急性胃肠炎或者其他疾病,24小时内服用过药物或饮酒的人不宜献血。本次献血应与上次献血时间相隔6个月以上;小手术后未满半个月、一般手术后未满三个月、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不能献血。女性在月经期间和前后3天也不宜献血。献血前一天晚餐不要进食过饱,少吃肉、鱼、蛋、牛奶、豆制品及油腻食物,不要大量饮水,以免稀释血液,影响血液质量。献血前一晚要保持良好睡眠,注意休息。在献血时需保持良好心态,放松心情,不要太紧张,如果身体不舒服提前跟工作人员说明。献血时不要空腹,可提前吃些清淡饮食,如稀饭、馒头、面包等,可适当补充水分,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不良反应。献血以后,针眼压迫的时间比平时扎针的时间要长,最好压迫5-10分钟,因为献血针头跟普通的采血针头不完全一样。保持敷料4个小时,当天尽量不要沾湿采血的部位,以免感染。献血后,尽量不要从事剧烈的活动,因为毕竟献血有一部分红细胞献出,身体需要适应,所以应尽量避免过度需氧活动。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无偿献血不仅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还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一袋血,万分情。无偿献血不仅能使自己健康,还能让一个人的生命之舟重新荡漾。爱心献血车进校园也是我们工大一直传承下来的活动,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爱心继续传递 降温不降献血热
我们走进献血的长队伍中,经过询问才知道有些同学在这里已经排队等了一两个小时了。他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快乐,眼睛里满是期待。当我们问起他们对于献血意义的理解时,他们的回答都是为人民服务,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尽力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贡献。雨过后风还在吹着,献血的队伍还是长长的,献血人的精神让生命的色彩流淌了起来,让爱在人群中流动,让这个冬天多了一份温暖。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着一腔热血,在献血车前排起了井然有序的长队,即使已是初冬,仍然抵挡不了他们奉献的热情,在这个充满文明与智慧的校园中,这条长长的队伍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被问及:“为什么想到来献血”时,很多同学表示:“疫情期间,国家血库空缺,作为大学生,我有能力也有义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质朴无华的回答,让我们感受到了爱心和温暖。这些无偿献血的同学中有很多都是第一次献血,他们都怀着激动又兴奋的心情,“想到我的血液可以帮助到那些有需要的人,我就动力无限!”
  这次无偿献血活动的举办有一个不可缺少的组织——志愿者,因为有了他们的帮助,献血的同学们才能够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到献血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他们帮助同学们登记信息,发放物品,整个过程都非常有序流畅。今天我们也采访到几位志愿者,其中几位大一的志愿者都是第一次工作。他们都表示做志愿者工作能够增加阅历,也能够提升自我价值。其中一位大三的志愿者表示:做志愿服务一是传递爱心,传播正能量;二是有助于社会和谐;三是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因为只要每个人都愿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那么社会也会更强大。是啊,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志愿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我们生活的周围更美好,让世界充满爱。同时他们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传播、影响着更多的人,将志愿服务做得更好更有意义。
  冬日暖阳,给我们带来温暖的是无偿献血服务队的志愿者。“当你见到连献血都排成队时,一种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在他们献血时,我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他们服务,才心安。”来自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志愿者赵百利说道。还有一位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来自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姜越学姐,她始终洋溢着热情,她说今年令她特别感动的是大一的学弟学妹们都特别热情,特别有爱心,都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社会做贡献。来自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李帅同学是第一次当志愿者,他说每个青年人怀有一颗奉献他人的热忱之心,在看到好多同学们填写单子的时候,对他们尤为敬佩,还有很多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他们默默做自己的工作,感动与温暖在笑容中传递。
  
献血活动 献的是内心火热
我们注意到来自艺术设计学院的一位大四的学姐,这已经是她的第六次献血。小小的身体当中蕴藏着无穷的勇气和力量。我们想要采访她时她青涩的笑容和略微的躲闪,告诉我她来献血不是为了名或利,而是来自心底的那份力量。“这样的活动充满意义,不是吗?当收到通知自己的血液被派上用场的那一刻,心理上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实现,感到慰藉又愉悦。”她说道。她与室友们一同前来,和周围许许多多同样在为此付出行动付出努力的朋友们一样,即使在寒风中,也不弃那份坚定。她鼓励对此感到害怕的室友,去尝试,去挑战,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有第二次就有以后许许多多的坚持。大家在感召和鼓舞下,因为站在一起,就无所畏惧。
  有的同学是中午一下课就跑来,站好队后从书包里拿出自己早就预备好的面包大快朵颐;有的同学从献血车刚来就一直排队,排了近两个小时的队才如愿以偿;有的同学是班委,不仅积极参加献血活动,还以身作则带动同学们加入献血活动。当记者问来自艺术设计学院二班的项震东:“是什么动力支持着你来参加献血活动的?”他回答道:“一是向社会向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二是作为一名班委希望能够带动更多同学积极参加。”是啊,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在此次献血活动中,每个齐鲁工大学子都有着不谋而合的目标——让此次活动能够圆满进行。于是,身体条件合格的在献血车门前排起长长的队伍,身体条件不合格的也当起了志愿者,积极投身到此次献血活动中。个体固然很渺小,个体的力量也有限,但是作为个体的我们也可以改变更多的人,以至于去改变这个世界。有许许多多的疾病需要血液,甚至大部分时候都是危乎生命的,然而血液又与药物不同,至少现在的技术不允许人造,只能来自无偿的献血。因此,这看起来很是平凡的活动,其实赋予了生命无穷的希望。
  
献血先锋映彩霞,点点爱心暖工大
纵有寒风刺骨,依然有工大人,工大魂,热血跳动,爱意满怀,人间大爱,普惠世间暖人心,献血先锋映彩霞。早晨,迎着太阳洒下的第一缕阳光,是工大人在献血车前的长队;傍晚,告别晚霞的最后一缕余辉,献血车前的人依然络绎不绝。每一位工大人都是普通人,每一位都做着不普通的事,这个冬天很冷,无论是小雨淅淅时,还是雨后寒风中,工大人都饱含着一颗温暖的心,是同学间的相互温暖,是医生温暖的关怀,是服务人员温暖的问候,是无偿献血、传递真情的温暖爱意。也许献血人对献血意义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但当有一天,手机上来了一条短信:您捐献的血液,挽救了一个陌生人。心中自然欣喜满满,亦有作为一名工大人的骄傲。
  我们也在献血车进校园这几天陆续采访了许多同学,他们有的是献血的,有的是为这次活动做志愿者的,有的是两种身份于一身的。每当问起为什么要来献血时,同学们都会因为自己能够献血而感到十分自豪,更有五位同学特地选在生日当天献血。对于第一次献血同学们也都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中一位同学表示,在献血前自己一直在担心会因为自身体质问题而不能献血,但是在检查过后因为体质达标了而非常开心。她还表示,在献血的过程中,一位志愿者担心她着凉还帮她把衣服披上,因为这位志愿者的这一举动让她感觉很是温暖,而且车上的医生哥哥姐姐们都很温柔,让来献血的同学们都很安心。
  11月有刺骨的寒风,但是每一个围绕在献血车旁的人是温暖的。献血者是温暖的,他们可以抵御着寒冷默默等待,等待将自己满满的希望带给别人;志愿者是温暖的,他们的话语和行动,抚慰着每一颗紧张不安的灵魂,他们是献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务人员也是温暖的,用温柔幽默的方式,融化了工大学子的心。工大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因为这里充满了温暖的人们。
  天空中再次飘洒起细蒙蒙的小雨,黄透了的叶子也伴着小雨一起落下。持续了四天的献血活动,让齐鲁工业大学的校园里充满了温暖与爱。走进这长长的队伍中,有些同学已经排队等候了一两个小时,有的同学竟然排了四五个小时。无论是漫长的等待还是呼啸的寒风,都抵挡不住想要奉献爱心的同学们。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晕针的同学,“只要不看就没事的,我真的很想为社会做点什么,我已经成年了,是时候要报答社会了!”最质朴的语言,诉说着最动人的心声。志愿者们热情的服务,献血者的无私奉献,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也让齐鲁工业大学的校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低温和等待没有打消同学们奉献的热情,他们排着井然有序的队伍,怀着激动而兴奋的心情,为自己有机会帮助他人而感到自豪。正如一位参与献血的同学说:“看着自己的血液一点点汇入献血袋,仿佛自己的爱心也涌入了社会。这种感觉好奇妙,这一刻起,我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一名青年人的责任,奉献出自己的爱心,让它成为社会的一缕清风,这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献血的同学们令人感动,而让他们多次提到并赞扬的志愿者们也同样让我们感到温暖。志愿者不仅承担了收集表格、测量血压等工作,也给正在排队的同学们送上暖宝宝,正是有了这些志愿者的默默付出,无偿献血活动才能这样有序并顺利地进行。
  此次活动虽然持续时间不算太长,但总共有一千六百多名同学参与献血,合计血量多达56.74万毫升,各大学院集体出行集中献血,其中包含了5名拥有熊猫血的献血者,他们不畏困难,迎难而上,时刻准备着为社会奉献绵薄之力。
  每个工大人奉献的不仅仅是沸腾的血液,还有那一颗颗跳动的爱心。血液会让生命垂危的人延续生命,而这一份份爱心让更多的人投入到爱心事业,让更多的生命可以延续。人间自有真情在,宜将寸心报春晖!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