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海内外英才 聚海内外英才 ——全国博士后医学与交叉学科前沿论坛暨山一大2020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举办



本报讯 (记者姜珊) 求贤若渴, 招贤纳士, 海内外英才齐聚山一大。10月22日, 全国博士后医学与交叉学科前沿论坛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2020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如期举行。本次青年学者论坛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为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倾力打造的一个人才引进和学术交流平台。论坛以 “聚海内外英才, 谋山一大未来” 为主题, 通过专题报告、 学术研讨和人才洽谈等形式, 展示国际医学前沿最新成果, 促进学科交叉与研究合作,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山一大发展, 共推山东医学科技创新和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论坛采取线上线下方式举行, 来自海内外2100余名青年才俊参加本次论坛。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常务副书记韩金祥出席主会场开幕式并致辞, 副校 (院) 长彭春雷主持, 副校 (院) 长刘思金介绍山一大人才招聘政策概况,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胡三元主持主会场报告会。

韩金祥在致辞中从在校生规模、 师资与科研队伍、学科建设、 附院体系等方面介绍了山一大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他说, 当前,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正大力实施改革创新、 开放融合的发展战略, 努力建设国内一流、 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应用研究型一流大学,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核心是人才, 希望在青年, 青年人才将是支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不竭源动力。

韩金祥指出, 山东正紧紧抓住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最好历史机遇期, 聚力推进全国首个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 济南西部建立了国际医学科学中心, 正全力打造全国医学领域首屈一指的产学研高地,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正是医学中心的核心支撑和创新引擎, 为医学科教工作者们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创新舞台。目前, 山一大正实施学术提升计划, 每年投入专项经费支持项目和平台建设, 特别是正在全力打造国内一流、 全省最大,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共享式科技创新中心,全部实行PI制、 年薪制等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机制, 建设面向全球的学术创新高地, 将为大家提供教研医、 产学研一体化、 全链条、 国际化的服务平台。山一大还大力实施人才引进提升计划, 面向国际招揽人才, 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实行与国际接轨的人才管理机制和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为人才提供最优质的个性化服务, 真正让每一位加盟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专家学者心有所依、 业有所兴、 梦有所成。

刘思金聚焦 “为什么来山一大? ” “山一大有什么? ”两个问题, 从生活、 工作、 硬件三方面阐述了山一大在人才招聘中, 针对不同级别、 不同层次人才制定相应引进政策、 开通绿色通道、 一事一议提供优厚的个性化引进条件的优势与特色。

山一大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史卫峰教授作了 《实干成就梦想, 奋斗赢得未来》 的个人成长成才报告。史卫峰教授是山一大青年学者的杰出代表, 自2006年起从事突发和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分子流行病学、 生物信息学方面的科研工作, 对甲型流感病毒、 埃博拉病毒、 肠道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等均有研究, 已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建立起国内领先的病毒基因组生物信息学研究平台, 他希望广大青年才俊踊跃加盟山一大, 共谋未来发展之路。华东理工大学赵春常教授应邀作了 《肿瘤成像与诊疗分子探针》 的学术报告。

论坛聚焦医学与生命科学、 药学与转化医学、 医学与交叉学科设置三个分论坛展开学术交流。分论坛由相关学科承办, 优秀青年学者代表作学术报告和互动交流, 旨在深入促进学术交流, 为海内外青年才俊打开一条认识山一大、 了解山一大、 加盟山一大的快捷通道。来自美国洛约拉大学、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西湖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复旦大学、 陆军军医大学等海内外青年才俊围绕相关主题先后作了28场学术报告。

论坛期间还专门安排了主校区参观、 人才洽谈会、现场签约等活动, 进行实质性地对接洽谈。据统计, 现场有近50名青年才俊与山一大签订了聘约合同或人才引进意向协议书。

本届论坛自9月启动以来, 通过不同渠道, 面向全球青年才俊发出诚邀公告, 300余位海内外青年学者报名。经过遴选, 109名优秀青年学者应邀参加线下论坛。来自美、 英、 意、 韩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以及国内的50余所重点大学、 知名科研机构的2000余名青年人才线上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