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名党员教师、8个语种

外国语学院党员教师志愿团队为战“疫”一线提供翻译服务






  本报讯 3月4日,疫情防控期间作为江苏省老百姓日常出行健康状况凭证的“苏康码”上线,为了方便在江苏的外籍人士申请使用,该软件同时推出了英、日、韩等多语种版本。江苏省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在“苏康码”推文中特地加入这样一句话:“特别鸣谢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组织的翻译专家团队为我中心提供的专业帮助。”原来,在软件多语种版本上线的背后,有一群党员教师翻译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就是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发起成立的“火神翻‘疫’志愿服务团队”。
  据外院党委书记蒋其琴介绍,外院党委于2月初向外院党员教师发出倡议,招募志愿翻译团队成员。“党员教师们都很积极,大家表示随时待命。”2月5日,由英、俄、日、法、德、西、韩、意等8个专业语种党员教师共计52人组成的“南师大外院火神翻‘疫’志愿服务团队”成立,团队设立了翻译调度中心、技术保障中心、多语种翻译中心、专家中心等4个小组。志愿团队成立后需要起个名字,大家想到武汉战“疫”一线有火神山医院,而志愿翻译团队也是为战“疫”服务的,同时“火”代表着热情,志愿团队又都是党员组成的,大家都是靠着一份热情在做事,而“神”代表神速,翻译工作一定要快,于是“南师大外院火神翻‘疫’志愿服务团队”就这样诞生了。
  为了拓展志愿服务渠道,外院党委积极同江苏省疾控中心和各大医院取得联系,免费提供志愿翻译服务。“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向外籍友人发布的返宁须知,江苏省防疫工作的特色做法介绍外文翻译,还有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产品报告翻译,只要防疫有关的翻译任务我们都接。”蒋其琴介绍。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以来,为江苏省疾控中心、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二附院、江北人民医院等抗疫一线单位完成了一个个紧急翻译任务。
  2月29日下午4点,江苏省疾控中心向“南师外院火神翻‘疫’志愿服务团队”发来需求,“苏康码”即将上线,需要翻译成英、日、韩等语种。接到任务后,各小组的老师们连夜行动,很快完成翻译工作。为了确保翻译精准,志愿团队又找了外院的外教把关。经过专业严谨的校对后,不到24个小时,志愿团队终于将翻译文档发给了江苏省疾控中心,圆满完成了此次翻译任务。
  志愿服务团队的老师们表示,全国人民都在众志成城、防控疫情,作为外语专业教师,作为党员,能够发挥专业特长助力疫情防控是自己应尽的责任。他们用娴熟的外语技能和丰富的翻译经验为抗疫战斗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徐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