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行师范,危难时刻显担当———记“最美逆行者子女守护计划”志愿服务者


疫情面前,无数逆行者们响应党中央号召,英勇无畏,自愿援鄂,以医者仁心救助患者,以担当责任彰显情怀。他们离开了自己的家人,只为救护更多的生命。然而,舍己为人的他们也有心底的牵绊———家中的儿女。为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南京师范大学志愿者行动中心在校团委指导下组建了“最美逆行者子女守护计划”的志愿者团队,为江苏抗疫医务人员子女提供学业辅导、自护教育、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 2月12日,“最美逆行者子女守护计划”正式启动。招募信息在“遇见南师”微信公众号平台、各学院通知群发出后,得到了广大学生积极响应。一天内团委就收到了千余份报名申请,咨询群内同学们的提问也十分热烈。 志愿者行动中心电话联系了81户有未成年子女的医护人员家庭,与其中需要辅导的41户家庭进行了沟通,了解了辅导内容、侧重点、时间段以及其他个性化需求等信息。随后,志愿者行动中心的负责人先对千余份申请者的简历进行了筛选,再由研支团骨干对初审通过者进行一对一线上面试,最终选拔出50名具有教师教学资质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按照辅导对象的学龄段分为学前及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三组,由我校第20届研支团寇婕、冯甲铭、刘克家3位分团长带领,每周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重难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此外,志愿者团队中还有60名志愿者骨干,协作配合,交流信息,为41名医护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寒假学习保驾护航。 活动在3月底正式结束,这期间,志愿者们用专业知识和爱心,陪伴帮助医护人员子女,为这场全民战疫贡献了力量。据了解,志愿服务团队已成功为41名医护人员子女制定了教学方案,义务辅导1412小时,得到了广泛好评。该团队被《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期还作为新冠肺炎防疫工作先进青年集体,获得了团省委的通报表扬。











  高飞:医护人员冲在一线,我就守护好他们的子女高飞,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研究生,2020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于2020年2月18日至4月7日期间参与我校“最美逆行者子女守护计划”志愿服务活动,为医护人员子女辅导课业。虽然志愿活动在3月底就已经结束,但是高飞为了完成自己为服务对象制定的教学计划,直到初中复课才结束自己此次的志愿服务。
  高飞和这次志愿活动很有“缘分”:上学期他通过家教认识了一位六年级的男孩小葛,他的父母都是疫情期间奔赴一线救治病患的医护人员,当他在朋友圈得知这个消息时,就萌生了要辅导小葛课业的想法,为身边的医护人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二月初学院下发通知时,他发现自己的想法与学校组织的志愿活动不谋而合,便立刻报名做了一名志愿者。
  作为教育技术学的学生与研支团的一员,高飞在教学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拥有自身的优势,因此这次志愿服务对他来说算得上是“专业对口”。然而,在志愿开始之前,高飞难免会有些担心。他不确定学生是否能够接受他这位志愿者老师,毕竟对于孩子来说,他是一个突然到来的陌生人;他还担心自己与孩子家长之间的沟通是否顺当。
  在志愿活动正式开始前,学校充分了解了每位志愿者的基本情况,按照他们的长处与选择意愿为志愿者对接相应的学生。高飞作为理科生,擅长的是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因此,经过筛选,他最终匹配到一位初三的女孩小姚。在对接工作完成后,孩子家长与高飞进行了沟通,提出了一些要求,希望高飞能为他女儿做好数理化全面辅导。
  从2月18日起,高飞正式成为了小姚的老师,开启了为期七周的课业辅导。由于是一对一式的课后教学辅导,志愿者可以根据辅导对象的具体情况定制教学计划、调整教学进度,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效辅导。高飞主要通过QQ视频授课,时间为每周末下午两点到五点。周六一般辅导功课,周日针对小姚化学基础薄弱的部分进行专项辅导,总结归纳知识点后,督促她做一张练习卷;周一到周五他会抽空检查小姚的作业。
  这次志愿活动对于高飞来说不仅仅是要完成辅导孩子课业的任务,他对自己的教学效果也有较高要求,希望学生能够得到高质量的辅导,因此他非常注重小姚的教学反馈,经常抽查小姚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谈到自己负责辅导的女孩小姚时,高飞的语气既有些兴奋又有些无奈。他既为小姚的乖巧认真感到开心,又为小姚性格的内向而担忧。面对不愿意开摄像头的害羞小女孩,他担心网课过程中自己难以判断她的上课状态,教学效果不理想,害怕自己无法了解她需要疏导调节的情绪。高飞认为,这次志愿活动比平时的家教更为特殊的一点在于:照顾医护人员子女们疫情期间的心理状态。为此,他需要多给孩子一些陪伴,比如陪她看看视频,减少孩子的孤独感。
  为了调动小姚的学习积极性,高飞也做出了许多努力,“小孩子上课时容易感到无聊,那我就放首歌,我们边听歌边上课,轻松一点。休息的时候也会聊天,玩些小游戏。电脑不光可以用来学习,也可以用于课间休闲,这也是调动学习兴趣的方式。”此外,他还会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小姚当小老师,讲解题目给他听,以此加深小姚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小姚感受到了高飞老师的良苦用心,她说:“高老师讲课很有意思,我对学数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他替我整理的那些知识点为我以后的学习提供了复习参考资料。课间我还喜欢听他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小故事。”
  虽然高飞的周末基本都在为小姚上课中度过,但他表示,这并不算是什么牺牲,更多的是一种体验、一份收获。自己已经利用周一到周五的时间完成了大学的学业任务,这样的时间安排与平时周末做家教兼职类似,在完成自己的学业的同时,也能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和假期实践活动,这无疑会使得自己的大学生活更有意义、别具风采。
  高飞的父母对他参与这次志愿表示赞同与支持,主动为他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尽量不去打扰他,还会时不时给他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他们认为能为医护人员子女提供学习辅导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高飞说:“父母为我已经能够承担起以后当老师的职责而感到欣慰。”
  “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人应该做一些实事,一线医生非常不容易,他们愿意走到一线,我们就帮他们守护好他们的子女,让他们能够安心、放心。”高飞为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的故事而感动,他希望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守护好“逆行者”牵挂的子女们,也真诚地希望类似“子女守护计划”的志愿活动可以一直推广下去,既为特殊时期各行各业的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也能让更多的青年人实现的自身价值。同时,作为拥有教育技术学专业背景的学生,高飞对疫情期间的网络教学也有所思考,他希望未来的线上教育平台可以有更完善的监督机制,让网络教学更加高效。
  穆睿:你们的子女,由我们来守护通过“遇见南师”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消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穆睿早早地得知“最美逆行者子女守护计划”志愿者项目。由于穆睿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四学生,凭借自身教育学的专业知识和对孩子的关爱,她顺利地报名并通过层层筛选,成为了“最美逆行者子女守护计划”志愿者的一员,成功开展了由二月中旬至三月底的线上课业辅导任务。
  穆睿负责的是一对兄妹的教学,哥哥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而妹妹才上小学二年级。面对两个稚气未脱的孩子,穆睿心里多少有些忐忑不安,她担忧孩子们能否敞开心扉,配合自己展开教学辅导任务。
  原来,两位孩子的性格有些腼腆,而他们的母亲是位医护人员。她每天早出晚归,在外要奋战抗疫,归家要照顾孩子,身心俱疲的她常常为孩子们的学业担心,也因少了对孩子们的关注陪伴而内疚。幸运的是,通过联系,孩子们的学业有了穆睿的关注与指导。于是,孩子的母亲向穆睿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希望她能耐心地多与两个孩子交流沟通。
  经过几天的精心准备,穆睿决定主要在三个方面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水平:首先,解答孩子在课堂上不理解的问题,督促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其次,辅导他们完成课后作业,给他们讲解书后习题。在前两者实现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适当进行拓展与延伸。穆睿在询问了孩子父母的意见之后,在辅导科目的选取上也做了一定的调整。
  针对哥哥在语文写作方面以及部分英语知识点理解方面的困难,她打算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给哥哥讲授一些语文写作的技巧和英语中有关语法和时态的知识点。而二年级的妹妹课业尚未深入,穆睿则教她读书识字。
  网络教学的特殊性让穆睿在判断孩子是否专心听讲的问题上感到有些头疼。授课过程中,她一边通过间断性的提问,了解孩子们自主解答问题的能力,努力寻找提高上课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方式,一边实时分析着两个孩子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不断地调整教学进度。随着教学的深入展开,她发现两个孩子正慢慢地对她放下戒备,年幼的妹妹开始主动提问,甚至和穆睿分享她和哥哥的生活趣事,俨然把穆睿当作了自己的大姐姐。虽然五年级的哥哥刚开始没有学习过时态和语法,理解屏幕上的知识点时有些费劲,但他学习态度很认真,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多月后他也收获颇多。
  孩子的母亲对穆睿很是感激,穆睿给两个孩子的辅导和陪伴不仅仅打消了她对孩子学习成绩下滑的顾虑,而且她欣喜地发现原本内向的孩子竟变得活泼开朗了。孩子的这些改变让在前线奋战的她也安心了许多。
  面对孩子家人的感谢,穆睿坦言:“事实上,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做了多么大的事。”一方面,两个孩子知识的增长让她感到由衷的愉悦与欣慰,而另一方面,穆睿已是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并没有过于繁重的课业,疫情期间为两位小朋友进行远程授课,让她发挥了自己的专业所长,做出了成绩,令她倍感自豪。“每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能够做的实际上并不多,当看到两个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我知道,自己是在做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对穆睿而言,南师大“培育英才,师范光荣”的校歌给了她前进的力量,从事教书育人的崇高工作一直是她的追求和理想。她认为,教师是阳光下最高尚的职业,正是因为有了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谆谆教诲,社会上才能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祖国栋梁。一个多月的时间虽然短暂,但穆睿永远不会忘记这段与两个孩子相处的美好时光,在“最美逆行者守护计划”志愿活动中,她不仅仅在师生互动的课堂里收获了教学技能与经验,更在与人交往的实践中感受到了温暖和满足。
  正德厚生,笃学敏行。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地打乱每个人的生活时,南师志愿者们本着南师大学子严谨的态度,积极发挥自己专业优势,主动扮演着逆行者子女的“守护者”角色,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活动与心理辅导,将知识传递给年幼的孩子们,用温暖陪伴他们度过冬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出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书写了属于自己的战“疫”青春!
  金陵满城早樱放,南师学子展芳华,我校“最美逆行者子女守护计划”志愿者团队圆满完成任务。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相信这个春天会更明媚、温暖。
  (策划、编辑/许文 文/校报记者 高尽怿 实习记者王梓怡 田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