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感动,更要行动

       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给国人的生命健康带来重大威胁和严峻挑战。面对艰苦卓绝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无数的“逆行者”挺身而出,他们毅然决然或舍弃年幼待哺的孩子,或抛下年迈生病的老人,或推迟已经商定的婚期,无畏生死、昂首逆行,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用一颗颗赤子之心,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谱写出了一曲曲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无论是义无反顾、甘于奉献的医护工作者,还是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部队官兵和公安干警,亦或是勇担使命、不计报酬的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以及那些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坚守基层防疫一线的广大社区工作者,潜心科研、攻坚克难的科研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的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他们共同用血肉之躯筑起抗疫堤坝,用奉献演绎人生华章,用生命诠释责任担当,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充分体现了对祖国的挚爱、对社会的热爱、对他人的友爱,使爱心在行动中播撒,正能量在传播中延续,彰显了新时代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标注出新时代的精神坐标,传递给我们震撼而又温暖的感动力量。
  “逆行者”们虽然已经“功成身退”,但他们的精神和事迹依然在各大媒体平台传播,他们也通过出席综艺节目、做客线上栏目,为人们讲述抗疫一线故事。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和担当精神让人深受感动、备受鼓舞,而“感动”是民众对他们的事迹最普遍的表达。
  这种感动发自肺腑、触及灵魂、催人泪下,这种感动犹如灯塔、照亮黑夜、指明方向。当我们每个人与他们相遇,不要让感动只成为一瞬间的花火。感动固然重要,但仅仅停留在感动这个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没有“行动”的“感动”只是空中楼阁。我们更需要的是由感动而心动进而行动,因为行动比感动更为重要、更有意义。感动如花,行动似果。关键是要由感动生发感悟和感怀,既内化于心,又外化于行。如果一个人对他人的感动不过是瞬间的内心激动而不是长久的工作激情,仅仅是口头的赞扬而不是付诸实践,那么这样的感动,充其量不过是漂亮的空话,美丽的废话,也便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当更多人能够跳出小我的方寸之地,寻求更加饱满的人生意义,我们就能让感动常在,让温暖常存,推动整个社会汇聚起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行动不难,贵在有心。我们每一个被感动着的人,既要旗帜鲜明地传导正能量,为健康向上、品德高尚的行为摇旗呐喊,唤醒更多的正义与良知、责任与担当;更要见贤思齐,不辞细微,从平常事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不断将向善行善的感动升华为善行义举的自觉行动,累积道德力量,传递道德温暖,在社会实践的洪流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成激浊扬清、引人向上的良好道德风尚;除此之外,社会各方还要以善扬善,让善有善报,使“吾道不孤”、善行义举星火燎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凝聚起更多的感动和更大的力量,我们的民族才会更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会更有力量!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