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脱贫攻坚贡献『宝文理力量』


香甜的蜂蜜,薄皮的核桃,醇厚的酸奶,精美的刺绣……一排排摊位上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各类特色农产品,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我校开展了“团团大集”等一系列扶贫活动。

“扶贫”一词近年来频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如今,

“扶贫”不再只是一个距离你我很遥远的词语,而是切实发生在大家身边的事。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脱贫工作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是国家的大事,打赢脱贫攻坚战也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高校作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在脱贫攻坚战中理应主动肩负起使命,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为贫困地区带去教育资源,提供更多人才智力支撑。文理学子有责任也有义务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助力脱贫攻坚,为脱贫攻坚贡献“宝文理力量”。

近年来,我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扶贫工作。首先,教育扶贫。正所谓“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扶贫不仅是脱贫攻坚中需要优先开展的工作,也是脱贫的长久之策,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要素。积极发挥教育教学资源优势,结对帮扶太白县、千阳县、镇安县,精准做好贫困家庭大学生政策性资助、就业帮扶、

“三秦教师结对帮扶”等工作,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其次,组织开展了各类帮扶活动,动员全校师生广泛参与。在国家扶贫日期间开展了多项帮扶活动,其中包括“团团大集”、红围脖暖冬行动、科普太白行、下乡文艺演出等,使扶贫走进校园,走近师生,走入每个文理人的心中。最后,让扶贫工作持续有序地开展。自 2017 年以来,我校一直在持续推进扶贫工作,关注贫困群众,开展帮扶活动,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红围脖暖冬行动、“团团大集”、科普太白行等特色扶贫活动,已然成为宝文理扶贫的名片。

对于当代青年学子来说,应当将扶贫放在心上,从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中践行。这就要求我们要热爱祖国,培养高尚情操;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增强本领才干;要增强时代责任感,心系贫困群众,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积极参加各类帮扶活动。每年的西部计划,文理学子都会积极参与,他们投身支教、扎根农村基层,为当地带去知识和技术;下乡文艺演出中的精彩表演,是参加活动的每位大学生日夜努力排练的结果,他们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朗诵和舞动,只是为了能够给村民们带去最完美的演出;

“团团大集”活动上,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产品的扶贫销售,在线下销售的同时采取了抖音直播形式带货,文理学子张丹忱作为主播对各类农产品进行详细的介绍……每一位文理学子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自身的才能和优势,助力脱贫攻坚,这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大学生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响应党的号召做好扶贫工作是文理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理人身体力行,保持决战决胜的精神状态,紧盯目标、全力以赴,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谱写宝鸡发展的新篇章,为脚下的这片土地贡献高校师生应尽的责任和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