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动人 以文化人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 以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2019级学生为例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境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入境新冠肺炎感染者及无症状感染者的零星出现,使得防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学生的思想面临着一些新变化、新问题、新要求。同时,中美贸易科技军事摩擦、中印领土冲突、台独势力勾连美国等复杂多变的周边局势,也给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工作认识及思路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进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到各类学校视察调研,指出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关系到党中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随时了解掌握、实时跟进学生在思考什么、关注什么,发展趋势是什么。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尽心尽力尽责。
学院的工作思路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的现实和发展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在心理需要,通过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以真诚服务关爱学生,以人文关怀凝聚学生,从而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基本情况及现状
我院2019级学生共有146人,分布在三个专业,法学37人、汉语言文学66人、英语43人;其中女生117人,约占80.1%;陕西籍106人,约占72.6%。从总体上来看,学生基本上适应了大学生活,既没有初入校园的懵懂,也没有太多关于考证、就业、考研等方面的压力,更多关注自身与现实。
1.政治态度方面
全体学生都能热爱党,热爱祖国,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国家的统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外感染人数、死亡人数、各国对人民生命健康态度的直接对比,更是加深了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民族的荣誉感、自豪感。
大多数学生具有强烈的入党要求和积极的入党动机,团员递交入党申请书比例达100%,参加初级党校培训的积极性较高。但也存在看问题简单片面,政治辨别力弱,易受外界的干扰,有成才的愿望但缺少定力、毅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等问题。
2.学习风气方面
能按照要求按时上课、自习,基本无旷课现象,学习气氛较为浓厚。同大部分同学开始规划自身发展及毕业选择,学习目标比较明确;基于文科专业就业压力较大等原因,有考研想法的比例约占六成。有部分学生准备考证,关注司法考试、教师资格证书等,感觉自身能力有限需要指导;个别学生表现懒散,选择性旷课,学习被动,在寝室玩游戏、看电影、远离各项活动等;也存在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
3.校园生活方面
经过一年时间的磨合,学生间已经熟悉,也开始出现一些矛盾,以宿舍内部矛盾为主。因疫情防控需要,绝大多数同学对出入校门买东西、用餐等只需备案的规定表示理解与支持。有极少部分同学表示有些不便,但也能够遵守相关规定。学校餐厅、超市、快递、体育馆、操场、运动设施基本上都能满足同学们的正常需求,但也存在物价稍贵、食堂品类不全、课余生活相对单一、管理与需求尚有差距等问题。
三、主要举措及思考
我院是文科学院,女生较多;学生较为感性,情感丰富、细腻。在工作中,我们力求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从学生最关心、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期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1.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通过学习交流、主题党课、阅读经典、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结合重大事件和时间节点,利用电子屏、学院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及微党课、观看辅导报告、红色基地参观学习等形式,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辈的奉献奋进精神,树立远大理想,积极追求进步,勇担时代重任。
以国情、党情、历史文化为关键词,在国庆节策划了“请给我一面国旗——国旗传递挑战”活动,号召学生在国庆期间做一件为祖国庆生的有意义的事等,并通过深入开展“我与祖国共成长”等系列主题团日活动和“四进四信”“与信仰对话”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和“青年大学习”等网上主题团课,推进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
2.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工作主动性和针对性。
畅通信息反馈机制,根据防控常态化的要求,建立四级反馈机制:宿舍长——班长——辅导员——副书记,各司其职,及时沟通,并通过交流、座谈、走访等多种途径,使学生的声音能够及时传递到学院层面。
坚决落实校党委关于弹性工作制、辅导员进公寓工作要求,为全体辅导员宿舍配备了电脑、办公桌椅和花草,要求副书记每周至少进一次学生宿舍,辅导员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到宿舍进行走访,及时聆听学生的意见建议,随时排查、想办法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做到有问题及时处理。节前我院有一名学生因卫生间水缸脱落造成手臂受伤。一方面及时将受伤学生送医救治,一方面通知公寓中心做好隐患排查,避免再出现类似事件,并协调解决医疗费问题。还带领辅导员购买了牛奶、小吃等物品到宿舍看望安抚学生,并联系家长通报处理情况。学生情绪稳定,家长也表示理解。
二是做到有情况及时沟通。有学生反映学校食堂卫生安全存在隐患、公寓楼安全通道常年关闭,经与资产与后勤管理处沟通,得到了妥善解决。有次检查宿舍时,发现某学院一名学生与我院学生私自调换了宿舍,原因是该生睡眠较轻,而原舍有人打鼾较重影响休息。立即与该院副书记进行了沟通,协调解决此事。随后经公寓中心协调,为该生调换到其他宿舍。
三是做到有困难及时帮扶。针对贫困生、心理障碍、学业困难、家庭变故等特殊群体学生,根据个体实际,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举措,持续关爱学生成长。比如针对贫困学生,进行流量补助,并开展教职工结对帮扶专项行动,将帮扶工作与学院岗位聘期考核目标奖惩条例相挂钩。对于学业困难学生,建立班级学业互助组,开展相关帮扶。
此外,还利用有限的学工经费,在端午节为学生送粽子和咸鸭蛋,在中秋节为学生送月饼,传递学校关怀和温情,强化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在双节时,带领辅导员给已经毕业、目前就近住宿的考研学生送月饼、一块聚餐,给他(她)们送去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祝福。我们相信,这些一点一滴,都会给学生带来感动和力量,他(她)们也会感恩、传颂这些温情,建立起对西科良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由此,我们说的话、讲的理,学生也愿意听、愿意信。
3.坚持以文化人,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按照校党委及建武书记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和希望,结合学院的学科和专业特色,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竞赛和专业实践中,着力打造了博雅讲坛、英语角、“法益帮”、读书会和“经典演绎”等品牌活动,切实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积极营造积极向上、高雅温情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是着力提升人文氛围。在学院电子屏上打出 “人文的西科,西科的人文”,既是努力方向,也是目标期待。在学院官网设置“学院文化”专栏,设了教工文苑、学生原创、博雅讲坛、读书会等四个子栏目,对学院微信公众号进行改版,定名为“人文西科”,确立了“文化、故事、温度”的定位,力争做到“有料、有趣、有格”。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推出“品鉴经典,致敬新时代”露天电影院,与校团委的室内电影院相互呼应,通过播放一系列讴歌真善美、礼赞新时代的经典电影,滋养学生心灵,提升审美素养,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青葱岁月,菁菁校园,一场难忘的电影,一段美好的回忆,会使他(她)们对母校产生更多的依恋,也会维系他(她)一生与母校的情感。
二是积极发挥榜样力量。大力宣传学生身边可亲、可信、可学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如考入南开大学研究生的李涵、出国留学深造的熊时羽、荣获“广西优秀青年律师”荣誉称号的韦彦婷,扎根边疆、奉献基层的李龙等在学习、工作中的典型事迹,并举办名校访学经验分享会、考研经验交流会、“与优秀同行向母校献礼”经验分享报告会,助推学生成长。
我们还以“陪伴你的成长”为栏目定位,推出“在路上”系列人物专访,目光聚焦广大校友、在校师生,通过挖掘一个个普通的西科人身上不普通的故事和感人瞬间,以期激励更多的人。我们大部分校友、学生包括本人在内都是普通人,在学校表现并不是格外出色,工作后也鲜见多大的成就,但都靠着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立住脚根,并做出自己的贡献。我理解的成功可能就是这么平朴,未必有多少财富,但懂得感恩、努力踏实、自强自立,平凡而不平庸。“在路上”就是希望通过挖掘这个群体身上的闪光点和不普通的故事,既是对他(她)们本身的鼓励、赋能,也能给其他人带来一些力量、思考、启迪,对参与采访、写作的人来讲,也是锻炼和提升。目前已经推出11期,引起了较好反响。
四、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院尽管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教育形式和方法还不够丰富,尚未完全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工作合力,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探索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求真务实,踏实敬业,努力开创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加强思想引领,以理论筑牢初心。针对学生特点和思想状况,不断探索教育形式和方法,充分运用党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改革四十年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全方位取得的伟大成就武装、感染、激励学生,在凝聚吸引过程中构筑学生的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爱国奋斗精神,提升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
二是强化问题导向,以实干担起使命。把校党委关于弹性工作制、辅导员进公寓的工作要求落实落细,注重人文关怀和工作温度,实时深入学生、即时了解、解决问题,并畅通信息反馈机制,力争把各种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是注重能力提升,以创新培养人才。积极探索以彰显学科、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和专业实践活动,在学生创新创业、专业技能拓展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如策划举办人物通讯写作大赛、读书会优秀成果展演等活动,与每次活动同步举办消息稿写作比赛,引领、激励学生注重提升文字表达能力,增强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创造能力,继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