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灵魂”的课堂
———记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获得者赵勃老师

“无论做什么,一定要充分准备,因为命运钟情于有准备的人。”近日,学生眼里的“宝藏老师”赵勃,创江苏省参赛最佳成绩,获得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第一名。
赵勃勇于坚持、敢于追梦、充分准备、忠于理想,他把65天的比赛准备过程,打造成自己的“长定时”磨炼之旅,用20个教学节段、20个PPT、近500兆的动图、140页教学设计、6万字的讲稿、无数次的实战演练,助推自己登上了最高领奖台。
把课堂搬上“bilibili”
当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BWV846)》响起,赵勃在 B站的第一节课开课了。BWV846是48首《十二平均律曲》的第一首,赵勃用它呼应第一节课的开始。
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赵勃自创“双机三屏”在bilibili平台上进行课程直播,把外接显示器当“黑板”来用,线上写板书。每节课他借用世界名曲开场,形式充满“灵魂”。为了配合每节课不同的音乐,赵勃还会选一张电影或者乐队海报作为封面图,作为一节课的“开课仪式”。课间休息时则放一首舒缓的钢琴曲,封面多半是一只小猫慵懒地趴在琴键上。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赵勃在讲课时会穿插歇后语、名人名言、热门词汇、春晚台词等生活中的例子。在讲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输入和输出时,他把输入端口比作写轮眼,程序执行比作学霸,输出端口则比作哪吒,丰富的人文色彩、生动的譬喻,让枯燥的理工科知识生动易懂。
赵勃还动手将报废的 PLC改造成教学用具的视频传上了 B站。整个过程清晰明了,但见PLC、接线端子、冷压接线头、剥线钳等被整齐的摆在木板上,在经过接线、剪线、剥线、压线、缠绕管等一道道工序后,改造就完成了。
“很享受像赵老师这样自己动手,做出东西的过程,特别是步骤清晰地完成一件事。”有学生通过弹幕留言。
“我真心地感谢各位同学的配合和支持,希望世界像这台电机一样好好的运转下去。”在课程完结篇,赵勃和同学们说再见,随着电机的转动,视频里响起了《HeyJude》的音乐,这首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压轴歌曲,寓意着线上课程告一段落。
课堂上的“十八般武器”
除了音乐,弹得了吉他、吹得了口琴、画得了素描、说得了评书的赵勃,在课堂还有更加丰富的内容,精心设计的电子教案、板书和PPT是他的“法宝”。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赵勃每次备课都下足了功夫。在制作PPT时,每节课前,他都认真梳理优化教学内容。为了让PPT更加生动,教学更加直观,他结合网络资源亲手制作动图。赵勃设计了一段大约8分钟的评书《包公案》,用以举例说明过程复杂的“海明码编码与教验纠正过程”,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学起来轻松且记忆深刻。
虽然有PPT,但赵勃依旧青睐于板书,“我对黑板是情有独钟的。”赵勃说,他要把这一爱好尽可能地融入每一节课。
一块黑板哪块地方该写什么,什么时间写什么内容,都是要提前规划好的,赵勃会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做好知识的分类和提示,“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板书的过程,就是同学们领会知识的过程。”他说。
赵勃不会先事先概括一节课的标题,而是讲到某个知识点,水到渠成的写出标题,目的就是留给学生足够多的空间,由点到面思考。
“赵老师每节课都是边讲边写,非常条理清晰,他会把整块黑板都写满,写的字和画的演示图都特别好看。”学生刘景宇回想起赵勃的课堂,仍旧印象深刻。上课前,赵勃还会在旁边的教室提前演练板书,授课的第一个学期更是收获了学生的最高评分。
65天的“长定时”磨炼
得知将要代表江苏省参加国赛时,赵勃在激动而又倍感压力下,开启了长达65天的“长定时”磨练之旅。
“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电子设计大赛限时4天3夜”,这些都是生活中的长定时。在准备“长定时”教学节段时,赵勃从国家大事的倒计时出发,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多次延长定时时间,培养学生永不止步、极限探索的科学精神,这是思政育人最生动的实例。
20个教学节段、20个 PPT、近 500兆的动图、140页教学设计、6万字的讲稿,赵勃对它们逐一完善,成百上千次的校对。在准备教学设计时,因为频繁的打字导致手指抽筋、不灵活,赵勃为了保持进度,想到了语音录入。动图是怎么做成的呢?赵勃解释道:“先用PPT做出动画效果,再通过录屏软件录下来,一个GIF动图就做成了。”
赵勃还为每一节段内容都设计了专属板书,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设计不同的风格,充分运用插图、流程图、示意图等多种形式,将书本上一行行的铅字转换成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的“艺术范”板书。“写板书时,粉笔怎么用,手举到多高,都是一次次试验得出来的。”赵勃会在教室不断的练习板书,经常练到教学楼都熄灯了,多次进行实战演练,模拟比赛现场,把每节课录下来后反复比对。就这样,大赛渐渐临近了,绝大多数教学节段他已倒背如流。
正是一直有做好“出错”的心理准备,当国赛演示真的出错时,赵勃急中生智,“救”了自己。“我按错了,在比赛现场演示的第一个实验,就按错了按钮,导致该亮的灯没有亮。”在快速检查操作模式后,赵勃发现按错按钮了。“大家不要慌啊,开、关按反了。”赵勃微微一笑,自然地化解了尴尬,再次演示时成功了,这个失误反而成为了加分项。
“梦想总是要有的。全新征程已经开启,当打之年,无怨无悔!”正是这样一个不断追梦的青年,在5年前的9月与南邮结缘,如今凭借这样的成果,绽放在当打之年。(毕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