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平台全方位报道我校抗“疫”做法
“学习强国”平台全方位报道我校抗“疫”做法
疫情发生以来,江苏理工学院高度重视,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校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综合协调)、宣传、学生工作、教师工作、教学工作、国际事务、后勤保障、安全保卫、督查等9个专项工作组,各学院、单位(部门)成立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组。实行师生信息日报制度,利用“江理工小助手”每日汇总全校师生健康、位置、行程等信息。开辟疫情防控专题网站,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全方位传达最新信息,开展健康宣教,报道抗疫事迹,宣传榜样典型。做好防疫期间后勤工作,细化工作预案,加强物资储备,设置隔离观察室、隔离宿舍,做好校园环境尤其是公共区域的消杀工作。推出网络一图读懂,时刻提醒学生严格遵守防控举措,并提醒家人做好防护工作。
团委、学生工作处共同开展以“青春团聚,网络战‘疫’”为主题的网络主题团日活动,全校500多个团支部以“线上打卡”的方式动员同学们在关注疫情防控知识的同时,强化自我管理,养成假期学习和生活的良好习惯。为缓解疫情可能带来的经济压力和心理恐慌,学生工作处为学生开通临时困难补助通道,帮助因疫情导致经济困难的学生度过难关。同时,第一时间开通网络心理辅导服务,在线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服务,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用“心”防控疫情——江苏理工学院学生心理支持手册》,帮助学生疏导心理压力,调节不良情绪。重视留学生的疫情防控工作,后勤服务总公司主动增加留学生公寓管理人员配备,实行留学生公寓进出登记、体温测查、每日消毒及楼宇巡视制度,并为留学生提供餐食订购服务。国际教育学院留管人员时刻关注留学生的需求,不分昼夜解答疑惑,关注学生动态,进行心理疏导。
面对抗“疫”大考,江苏理工学院教师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信息化技术等,稳定教学秩序,创新教学模式,保障教学质量,做服务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贴心人”;另一方面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把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一次生动的思想政治课,赋予课程思政、课程育人的时代广度与厚度。
根据教育部“延期开学、不返校”和“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部署,结合疫情防控的发展形势,江苏理工学院以“线上教学、线上办公”的特殊方式开启新学期的工作。2月24日是正式在线教学的第一天,学校老师们如期与学生“见面”上课。“面对抗‘疫’大考,希望同学们坚守自己的学业主业,做科学防护的引领者,做学习变革的开拓者,做自我提升的修行者……”2月24日清晨,学校党委书记王建华、校长朱林生在线上了“开学第一课”,通过校园网、校官微发布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寄语全校师生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学校奋进发展的双胜利。为保证学校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务处牵头制定了新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应急预案,扎实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爱课程、学堂在线和学校超星泛雅等在线教学平台,开足备足线上教学资源,供学生在线学习。教师发展中心还制作了学习通、雨课堂、腾讯课堂以及云班课等平台的使用攻略与老师分享。截至2月29日,共有496门,1236门次课程线上教学。同学们纷纷点赞在线教学效果,并表示,非常时期会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业,调整学习状态,跟上学习进度。
身先士卒表率,立身垂范担当。校团委书记朱书阳与母亲孙英发起“心疼武汉”行动,与武汉多个社区结对,为千里之外的一群陌生人送去了温暖和希望。随着“心疼武汉行动组”影响力的扩大,无锡、扬州、徐州的爱心人士也加入其中,截至目前“心疼武汉”行动已有5个微信群,群友涵盖了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青山区等230多个社区,捐助了价值60多万的防疫物资。
海内外教师同心抗“疫”。境外合作院校和特聘教授先后发来信函,支持学校抗击疫情,为战“疫”一线师生鼓劲加油。德国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校长Jörg Kirbs 教授致函中德项目在德学生,对学生进行了疫情期间安全提醒;国际教育合作学院院长Matthias Ehrsam教授通过邮件向学校师生表达慰问,表示将积极协调疫情期间的教学工作。以色列奥特布劳德学院院长Arie Maharshak教授、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社区与国际联系处处长赖顺安分别致函,献上最温暖的关怀和最诚挚的祝福。学校特聘教授、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Alidad Amirfazli教授将自费在境外购买的一箱口罩捐赠给学校,表示愿与学校师生携手并肩、共抗疫情。
在疫情防控一线,猝火成长的江苏理工学院学子,展现出了勇敢、独立、坚强的青春形象。积极参与到区县、街镇、城乡社区等防护工作网络中,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地当好“第一响应人”……一批“95”后志愿者,谱写出寒冬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
计算机工程学院大三学生杨恒凯,假期住在徐州铜山区柳庄姥姥家,得知当地召集青年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护,他立即报名,在卡口参与排查来往车辆、协助测量体温,主动请求接替劳累一整天的值班村民值晚班。马振腾是机械工程学院大四学生,当得知家乡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便主动请缨,前往张家港西高速出入口参与执勤,主要负责检测体温、进行人员排查、普及疫情知识等工作。在泰兴市广陵镇龙王村,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大四学子吴浩从大年初一开始,就跟着做村干部的父亲在出口处帮村民测量体温,拿着大喇叭在村里宣传防护知识。为抗击疫情做一点工作,是年轻人的责任担当,吴浩愿意和成千上万的共青团团员一起,筑起防疫的“青春长城”。
后方依然活跃着江苏理工学院青年的担当身影。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17级秦苏阳是江苏团省委“最美逆行者子女守护计划”中的一员。在学校,与秦苏阳一起的还有12名志愿者,他们分别与奋战在常州抗“疫”一线的13户双职工公安干警家庭子女结对,为他们提供线上学业辅导、心理陪伴等服务。以艺抗“疫”。艺术设计学院青年发挥专业优势,以防控疫情为主题,自发设计海报,将抗击疫情的信心转化为一幅幅充满创意和温度的画面,为战斗在一线的英雄们加油。体育社团的学生骨干自发录制居家锻炼视频,引导同学在家做好隔离,增强体质。校合唱团的同学们自编自唱《过年disco》《战疫情歌》等,为居家师生传递青春正能量。
此外,爱心驰援母校,江苏理工学院常州校友会副会长、秘书长石建忠向学校捐赠180件一次性防护服,助力学校防控疫情工作。2015届会计专业校友、常州贝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柳光辉亲自驱车,将装载的1000只一次性口罩和1000副一次性手套捐赠给母校。
新冠肺炎阻击战真真切切是一本活教材,是一堂生命课、是一道大考题。在某种意义上,作为这场抗“疫”大考的见证者、参与者和答卷人,江苏理工学院全体师生员工用担当友爱,交出了疫情防控和学校奋进发展的优异成绩单。(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