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海洋意识 涵养海洋情怀
新生入学教育“海味”十足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学习和生活的开端,为帮助2020级新生快速适应环境、坚定理想信念,激发新生爱校荣校情感和投身国家海洋建设事业的热情,肩负起“海大”人的历史责任,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海大人,学校精心开展了形式多样、“海味”十足的新生入学教育。
书记校长主讲第一堂课
校党委书记王自力结合海洋强国战略,立足于学校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后加强海洋文化教育的现实需要,为海洋工程学院2020级新生讲授了一堂以“走向深蓝·筑梦海洋——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为主题的党课。
校党委书记王自力从“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开篇,重点围绕“海洋强国战略”、海洋大国崛起与海洋之间的紧密联系讲起。强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超越传统“海权”思想,树立“海洋中心观”。并激励师生们要紧紧围绕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刻苦拼搏,以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奋发作为的使命感,把握发展机遇,为我校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海洋大学、办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校长宁晓明在以《心向大海 逐梦远航》为题的新生开学典礼演讲中,把人生比喻为一场大海航行,对新生大学生活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提出了五点希望。
宁晓明强调,2020级新生作为江苏海洋大学的新主人,要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自觉增强海洋意识,弘扬海洋精神,坚持原始源头创新的勇气,着眼国家战略,扎实做好研究,努力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改革发展“无人区”的先行者、“深水区”的领航员,努力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海洋馆里留下第一印象
海洋馆作为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也是学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开学典礼结束后,理学院、机械学院、海洋工程学院、测绘学院、电子学院、药学院等部分学院新生参观了海洋馆。
“各位同学,请往里面走,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我们海洋馆的镇馆之宝——中华鲟了……”讲解员重点介绍了三件镇馆之宝:三米长的中华鲟、扬子江白鲟、形成于40.1亿年前的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和420㎏重的单晶体巨晶——东海水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新生先后参观了馆内收藏的1200多件各类生物标本,800多件矿石标本。
海洋馆中丰富的馆藏标本及详细的介绍,令新生目不暇接,同学们认真观察,仔细聆听,“通过参观,我看到了一些以前叫不上名字的生物,对海洋世界更加充满了兴趣。”测绘学院的李同学说道。“我也想加入小海鸥讲解员的队伍,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认识海洋。”海洋工程学院的一位女生在参观后找到团长顾小朵说道。“希望通过参观学习,能够增强新生的海洋保护意识,能有更多的人关注海洋、保护海洋。”小海鸥讲解团团长顾小朵表示。
专业教育强调第一使命
“测神州大地,绘人生蓝图”,“面朝大海心向阳,勤学真知当自强,胸怀家国天下事,逐梦前行身坦荡”,三句半,藏头诗,共勉词……向每一位新生赠送了一把刻上了学校的校徽、院名和每个新生的名字的专属铜尺作为入学纪念。海洋技术与测绘学院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希望全体新生画人生为尺,测经天纬地图;画青春为尺,绘海洋强国梦。
“你心目中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怎样进行自我认知,规划未来?”“怎样树目标、做准备、达彼岸?”针对新生普遍关注的话题,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举办了“让梦想照进现实”2020级新生梦想公开课;为开阔学生海洋视野,增进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激发对专业学习的热爱,海洋技术与测绘学院举行新生入学“思政第一课”,组织新生参观实验中心和相关平台;文法学院法学专业举行了新生入学宣誓仪式;海洋工程学院组织开展新生系列主题教育,举办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信仰公开课,组织研究生参观海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大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肩负强国使命,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国梦而拼搏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