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精湛的医疗技术留在雪域高原

——我校附属医院第七批援藏医疗队帮扶西藏措勤县人民医院记事

简短说明
该作品报道了我校附属医院第七批援藏医疗队帮扶西藏措勤县人民医院先进事迹。作品结构合理、取材精当、语言朴素、可读性强。 特予推荐。

“瓜真切(谢谢),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西藏措勤县牧民将洁白的哈达献给延大附院第七批援藏医疗队的队员们,感谢他们的仁心仁术。

今年5月,我校附院派出了第七批援藏医疗队帮扶西藏自治区措勤县人民医院,这是他们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执行的更具特殊意义的帮助任务。措勤县地处阿里地区东南部,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到达措勤县后,医疗队队员们顾不上高原反应便投入到了县医院繁忙的工作中,分别承担了措勤县人民医院的内科、外科、影像、检验及行政管理工作。

6月初的一个晚上,措勤县人民医院收治了一名30岁的女性患者,腕部切割伤,伤口深达骨质,尺动脉及桡动脉均断裂,正中神经断裂,多根肌腱断裂,手部缺血冰凉苍白。入院时患者受伤手部无供血已1小时,如不及时进行血管吻合,则6小时后将会手部缺血坏死。措勤县人民医院没有血管吻合技术条件,遇到血管损伤病人只能止血包扎处理后转运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路程均在600公里以上,如果该患者转运则必定会发生患手缺血坏死。但她却是幸运的,此次援藏医疗队队员骨外科医生曹博带来了血管吻合器械及显微缝合线。伤者入院时已是凌晨1点钟左右,曹博及时赶到医院与拉巴次仁院长积极开展了术前准备,急诊在外周神经阻滞麻醉下为患者行清创,尺动脉及桡动脉吻合,正中神经吻合及多根肌腱吻合,手术历时4个小时。术后按时换药,经观察患手血运良好,术后两周拆线,四周后去除石膏行手指及腕部屈伸功能锻炼。扎实的血管吻合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这次手术成功挽救伤者的一只手,保留了手部功能,避免了残疾,伤者及家属激动不已,赠送哈达表示感谢。

这是措勤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的第一例血管吻合手术,医疗队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感到任务艰巨。为了把这一技术传给当地医生,队员们在讲授血管吻合相关知识的同时,指导当地医生在显微镜下进行吻合操作训练,开展鸡翅膀血管吻合练习,手把手地教授操作技术要点、注意事项等。医疗队帮助当地医生成长,把血管吻合技术永远地留在这里,更好地为当地老百姓服务。

7月的一天,措勤县人民医院接诊了一名12岁的外伤患儿,经X线检查为右侧肱骨髁上骨折,很简单的手术,在措勤县人民医院却因麻醉技术无法开展。措勤县医疗及经济水平落后,在医疗队到达之前,只能进行下肢、下腹部以及部分在局麻下可行的手术;而上肢及上腹部以上的手术,则建议患者前往日喀则、拉萨等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但部分患者还是因难以承受转诊的费用而放弃治疗。为了避免患儿失治,疼痛科医生郝龙和骨外科医生曹博以及拉巴次仁院长一起综合评估,决定开展措勤县人民医院首例“臂丛麻醉下右肱骨髁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

方案确定后,由郝龙担任麻醉师给患儿行右侧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曹博及拉巴次仁院长对患儿行右肱骨髁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术中患儿意识清醒,无痛感,术程短,出血少,手术顺利进行。术后行X线检查复位效果好,患儿于术后1周出院,术后1月复查X线片提示愈合良好,手术成功,治疗效果满意。这是措勤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的第一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肱骨髁上手术,术中及术后郝龙医生也将该麻醉技术给当地大夫们进行了详细讲解及传授。郝龙医生说:“我们援藏的目的就是给当地医疗机构传授医疗技术,提高医疗水平,即使我们援藏结束离开这里,但技术可以永远留下,继续造福当地人民,这才是我们援藏的根本目的。”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