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大工作组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困难。”“感谢曲阜师大工作组给我们吃了定心丸,让我们能够全身心地抓生产!”……在齐鲁大地复工复产正值春潮澎湃之时,曲阜师范大学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智力资源优势,从提供精准帮扶到发力科研攻关,再到推动重大建设项目,找准 “加分点”,善作善成,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献智献力。
“四进”行动精准帮扶,奔走基层一线疏堵点
“在工作组的协调下,25亩老厂房用地的土地证手续已经办完,49亩厂房用地的土地指标已经落实。”华首重工工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生产项目负责人陈绍峰说,曲阜师范大学 “四进”工作组不到一个月先后5次深入项目一线,帮助抢抓建设进度。
3月初,根据山东省万名干部 “进企业、进项目、进乡村、进社区”攻坚行动统一部署,曲阜师范大学选派专门工作组赴济宁市汶上县,对接服务汶上街道西门社区、白石镇庞楼村、山东洲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华首重工工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生产项目,围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等工作解难题、疏堵点。
“这比给我们送钱送东西好多了,对我们村的长远发展是一件大好事!”得知工作组请来农业专家到田间开展技术指导,并准备在村里开辟 “教授农场”定期传授种植技术,庞楼村党支部书记庞国峰喜上眉梢。 “千亩茶园”是庞楼村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项目,由于经验不足、技术短缺,该项目进展缓慢,工作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联系农业专家直接到田间地头 “问诊开方”。
曲阜师大 “四进”工作组深入基层一线以来,第一时间摸清服务对象在统筹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方面的当务之急,针对企业能源费污水处理费过高、项目用地指标手续办理缓慢、农村特色种植急需技术指导、社区防控物资短缺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精准帮扶并取得实效。
师生合力建言献智,聚焦复工复产解难点
“只有物流‘跑起来’,人流‘动起来’,各行各业才能真正实现复工复产。”在今年2月份,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应语就早早关注到农村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失衡”问题,并牵头完成了《农村农业复工复产社会调查报告》。
据悉,该报告的调查范围涉及全国29个省份、1636个县、4871个自然村,在9757份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形成,运用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农业复工复产存在的短板、农村疫情防控面临的挑战等难点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为了掌握一手情况和数据,我们在寒假期间鼓励同学们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就农村农业复工复产的实际状况开展社会调查。”张应语介绍说,调研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线上推送调查问卷,线下依托通过家住农村的同学走进田间地头、当地企业、农户和村委,深入了解农民农业复工复产诉求及现状,总结问题、收集建议。
除了师生合力“咨政建言”以外,曲阜师范大学的科研人员也积极带领团队参与企业复工复产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学校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工学院的多位教授专家积极申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0年度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联合新材料科技公司、制造企业、食品公司、文化旅游企业等开展多项技术研究合作。
22亿投资项目落地,助推校地融合增亮点
总用地面积53.65万平米,总建筑面积33.74万平米,总投资约22亿元……3月26日上午,随着挖掘机长臂挥动、工程车引擎轰鸣,山东省2020年重大建设项目——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扩建项目正式开工。
“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扩建项目是山东省教育厅、济宁市人民政府共建曲阜师范大学的重要内容。”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白皓在开工仪式上指出,扩建项目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水平,进一步助力济宁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促进山东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据悉,今年1月份,山东省教育厅与济宁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曲阜师范大学合作备忘录》,省、市、校将协力谱写建设孔子家乡一流大学“三重奏”,打造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高地。其中,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扩建项目正是共建主要内容之一,扩建项目将重点建设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平台。
“曲阜校区扩建项目预计2022年竣工并投入使用。”曲阜师大党委书记戚万学在开工现场介绍,扩建项目是深化校地融合共建、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人才、智力、科技、文化创新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打造孔子故里的教育文化新地标、名城名校融合发展的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