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校友一封暖心声援信“打动”意大利及国内多家媒体
简短说明
我校校友一封暖心声援信“打动”意大利及国内多家媒体
本报讯(记者王秀清) 从3月14日起,十几天时间,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伙子,因为一封暖心声援信,一下子“蹿红”,登上意大利4家媒体头条,并被国内中新社、北京青年报、南方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这个小伙子就是我校2017届毕业生、现在广州大学读研的陆宇。
陆宇本科就读于我校,2015年被学校公派到意大利卡梅里诺大学交换学习一年,在当地认识了一些朋友,结下深厚友谊。疫情发生以来,他一直在湖南老家,关注中国的战“疫”进展,密切留意意大利的疫情状况,常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一些慰藉和鼓励的话语,以及中国的抗“疫”经验。“我在2月中旬向 本报讯(记者王秀清) 从3月14日起,十几天时间,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伙子,因为一封暖心声援信,一下子“蹿红”,登上意大利4家媒体头条,并被国内中新社、北京青年报、南方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这个小伙子就是我校2017届毕业生、现在广州大学读研的陆宇。
陆宇本科就读于我校,2015年被学校公派到意大利卡梅里诺大学交换学习一年,在当地认识了一些朋友,结下深厚友谊。疫情发生以来,他一直在湖南老家,关注中国的战“疫”进展,密切留意意大利的疫情状况,常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一些慰藉和鼓励的话语,以及中国的抗“疫”经验。“我在2月中旬向意大利友人发出戴口罩、少聚会的警报,每天关注意大利确诊人数与死亡人数。除了对朋友健康的担忧,更重要的是抗击瘟疫从来就不是某个国家或者某个民族的事情,这关系到人类存亡。”
陆宇的做法很快被意大利媒体记者捕捉到,向他网络约稿。几番思考,陆宇写了《致卡梅里诺人民的一封信》,讲述了他的意大利留学经历,介绍了一些中国防疫的好做法和经验,还叙述了中意两国间友谊,表达了希望双方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入的想法。
信中,陆宇提及自己曾跟着两位意大利教授学习。“Canullo教授严厉而慈祥,他经常批评我学习不够努力,但又时常提醒我多穿衣服,避免感冒。Campetella教授经常为我放慢讲课速度,以便我能够理解课程内容。”尽管联系方式丢失,但在意大利疫情严重后,陆宇辗转打听到了两位老师的近况,并得知他们身体健康。
陆宇还写道:“2008年四川地震,意大利派出急救专家前往救援。现在,中国派出9名医疗专家连同31吨物资增援意大利。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知恩图报是中意两国的传统美德。” “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同一座花园里的花朵。”在书信最后,陆宇引用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的名言送给意大利朋友。
这封质朴却真心实意的书信在意大利多家媒体头条刊登。很多意大利朋友在社交平台加他好友,“他们只是为了跟我说一句‘谢谢’,感谢中国对意大利的帮助”。而“火”起来的陆宇没有停步,继续在自己社交平台上讲中国抗疫故事,传递温暖和力量。
近日,陆宇陆续接受了中新社、北京青年报、南方日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他还主动联系母校汇报近况,表达了对母校的感念。他说:“聊城大学是我的母校,她培养了我,哺育了我,在这里我想对聊城大学说一句:‘谢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希望聊城大学的每一位学子能成为有理想、敢担当的好青年,为咱们的母校添光添彩”。